最近新闻报道了一则少年离家出走的消息,而少年此举原因却让人大跌眼镜。
6月17日,河南焦作一流浪少年在乞讨,警方疑其被乞讨组织控制,介入了解情况。
流浪少年称父母工作太忙,凌晨一回家总不忘唠叨两小时,管得太多,不愿在家待着所以离家出走。
仅仅是几句唠叨,对孩子而言威慑力这么大吗?但多数网友对于少年举动,却纷纷表示理解。
其中点赞较多的一条留言是这样说的:
我很能理解他,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教育不一样,可在爸妈眼里我永远都是错的。爸妈都说是为我好,然而却不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难受……
其实作为一个母亲,我很能理解少年父母的心情。爱之深,责之切。
我们太明白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迫切希望他们能按自己安排的轨迹顺畅走下去。
前几天遇到同一个小区的宝妈,一见我就拉着我诉苦:
“要放暑假了,又到了需要来根儿人参补气的日子了。家里一只小皮猴每天翻天倒海,不知道要叮嘱多少次,耗费心力,你说累不累……”
“我这一天天帮他收拾书包,生怕上课不认真,放学乱买零食,写作业驼背,结果落了个啥?“妈妈,求你了,你真唠叨,我耳朵都快起茧子啦”,闹起脾气来,还不理我。”
“你看看现在孩子不让人省心,还尽说伤心话,我就是为他好啊!”
估计假期里被自家娃整得身心俱疲的父母不在少数。很多父母,包括曾经的我在内,都巴不得嘴长在孩子身上。
从起床到入睡,我们对孩子的提点能贯穿一天。尴尬的是,家长苦口婆心,领情的孩子却少之又少。
其实过度唠叨对于父母和孩子都没好处:
首先,唠叨是负面情绪的倾泻,也是焦虑的外在体现。
理论上讲,适度焦虑能促使对方有所改变。但将焦虑和压力变为反复诉说,负面情绪很可能转嫁至孩子身上。当这种示范被吸收,孩子也会变得消极。
其次,重复说教,会使孩子丧失一定思考能力,缺乏独立意识。
我们父母不可能一直贴着孩子成长,凡事在孩子背后反复强调,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
长此以往,孩子推一下动一下,想着反正有人时刻提醒,缺乏责任和独立意识,最终难以成长。好父母,更应该学会放手。
第三,过度唠叨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流方式,亲子沟通脱节,孩子表达欲下降,父母也更难走进孩子内心。
大部分时候,孩子心智发育还未健全,父母给以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这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唠叨。
但有些时候孩子身上所反映的问题,往往只是表面现象。
泰国短片《先别急着骂孩子》中,当妈妈看到满身污泥的孩子从幼儿园出来时,孩子还没开口,便开始喋喋不休责怪孩子。
其实孩子并不是淘气,而是为了帮助园丁爷爷搬花盆。得知真相后的妈妈们泪流满面,纷纷表示误会了孩子。
所以多给孩子解释和沟通的机会,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才是为人父母最高级的做法。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无可厚非,但有时不免急躁,一旦孩子没做到,便严加斥责。
“都说了多少次,怎么就是不长记性,我这是为你好!”明明是爱,但一出口反倒伤了他。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超限效应”:
一次大会上,作家马克·吐温被牧师演讲感动,准备捐献身上所有的钱;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略有不悦的马克·吐温,打算只捐一只口袋的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一毛钱都不捐了;
当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愤怒地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当一个孩子被反复念叨100次,仍未有所改变,那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俗话说“常打不怕,常骂不惊”,对一件事评论过多或对某事重复评论,就算再正确,时时重复,天天强调,也会让孩子不耐烦,甚至逆反。
过于唠叨,有时只是一种无意义的洗脑,也包含着父母过高的期望。
一旦孩子没有达成,父母自己先被深深的挫败感击败,父母孩子两败俱伤。
好的家庭教育,是真正考验父母耐心和智慧的大工程。学会适当留白,懂得倾听,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与表达情绪的机会,教育水到渠成。
这一点上,我朋友对孩子的教育也是颇有心得。
孩子不在饭点吃饭,朋友也不强迫,提前定好规矩:不吃饭妈妈不强迫你,但现在不吃就要到下一顿了哦。等孩子肚子饿问妈妈吃饭时,朋友马上拒绝:现在已经过饭点了。
孩子不肯睡觉,朋友也不会一直催促孩子,自己先睡,偷偷观察当孩子一个人特别无聊时,也会爬床睡觉。
朋友说一开始也狠不下心,但惊喜发现孩子意识到某些事情的后果时,反倒开始自己改正坏毛病。
父母的话,在质不在量。
会教育孩子的父母,也都是松弛有度,而不是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对孩子指手画脚。
要知道养孩子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你越急就越没有效果,父母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
学会少说多听,尊重孩子的发声;少说多做,成为孩子最真实亲密的榜样。
董卿曾在访谈中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本身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再轻松点、耐心点,别害怕孩子步伐太慢,多放手给他们空间,孩子才能有条不紊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