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讲座结束后,大家一起吃饭互相恭维对方彼此。我懒得掺和,埋头苦吃,坐在我旁边的老王埋头苦喝。我发现这老王真能喝。那时候我还称呼他王教授——改革开放第一代出国深造的德高望重又不苟言笑的老学者。
后来,王教授变成了我的酒友老王,我知道他原来是内蒙古人。我们喝的这个啤酒,在他眼里就是饮料。
老王原来在内蒙古的一个村庄当化学和数学老师,业余时间就帮乡亲们修电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考上到了西安交大。作为一个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自己去考考试试。没想到这一考就真的考上了。
当时家里一致决定不去念书了。家里老父亲疯疯癫癫的,老母亲身体又不好,下面一个弟弟和妹妹撑不起这个家。老王也觉得教教书、修修电器日子过得挺好,还能帮衬着家里。那年头还没有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乡里不知道怎么搞得,知道下面有个村子有个娃考上考学了。乡里领导来家里做工作,做工作也不顶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呀!这么大个家,他这个顶梁柱说走就能走了。后来乡里说,路费乡里出了,其他费用也都交给乡里。至于这一大家子的破烂事儿,乡里也是无能为力。
那时候农村兴算卦,村头那个算卦的老太太说,他们王家出秀(秀才)。没想到的是,家里三个孩子学习都特别好。那天晚上,老妈把三个孩子叫过来商量,老大去读书,老二从学校回来帮衬家里,老幺妹继续上学。老妈说,老大出去了,家里老二帮衬着,以后混出名堂了,那也是你们兄弟一起的。
老大拿着乡里的路费去上大学了,寒暑假回家帮着干活。两年以后,老二成亲,有自己的老婆和娃娃要照顾了。于是,妹妹也辍学回来帮衬家里。妹妹在村上小学当了个老师。从那时候起,大哥的名堂就变成兄弟三人的了。
老王在大学里面学的是机械制造,刚开始老王就是系统的学学修电器,后来越学越有意思。眼瞅着大学毕业了,学校推荐老王去德国深造。当时老师跟他说,他要想学出点名堂,就得去德国。
老王回家和弟弟妹妹商量一下,弟弟妹妹一致觉得,这大学四年都这么过来了,不在乎这几年。老王那次回家,老二家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妹妹也出嫁了。妹妹和他说,对方对我特别好,我俩是自己谈的,爹妈不同意,但是我不准备听他们的。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原来妹妹已经出落的如此有主意的大姑娘了。
老王去北京学德语,期间认识了他后来的夫人茹伊。茹伊那时候在电视台做播音员,长得特别漂亮。他也不知道茹伊怎么就喜欢上他的,总之这段恋情就开始了。一年以后,老王要去德国了,他跟茹伊说,你等着我,我一安顿下来马上就来接你。
等老王安顿下来后,茹伊辞了电视台的工作,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就去德国了。两个人有了自己的家。到了德国以后,茹伊语言不通,就选择在家里找顾孩子,没去工作。后来老王每次看到新闻上的播音员,心里都有点难过。然而,茹伊什么都没说过。
老王毕业以后留在德国的大学当了一名老师,定期给国内两边的亲人寄钱,每两年回国探亲一次。
他花钱供二弟的小孩读书,然而两个孩子都不像二弟当初学习那么好。老王突然发现当初牺牲二弟的东西在他的子女成倍的补偿也补偿不回来。他想花钱供妹妹家小孩读书,妹妹执意不要,他发现当初牺牲妹妹的东西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
他给爸妈钱,可是爸妈依然不舍得吃、不舍得喝。他的老母亲最后死在了农村的炕上,甚至连去医院抢救的机会都没有。他的老父亲要做心脏搭桥手术竟然都没问他的意见,就因为医药费太贵而放弃治疗。
他自己的儿女在家里面沟通的时候用中文,但是一旦激动起来就自动切换成德语。虽然自己的德语不错,但是自己的夫人德语并不好。他的儿女就是典型的德国小孩,非常独立。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给二弟家孩子操的心,比自己家孩子都多。
老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却改变不了他至亲的人的生活。曾经有段时间,他觉得自己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老王说,可能年纪大了就容易想家。去年的时候,老王参加国家的人才引进计划,来到江南的一所大学当了客座教授。一年下来,半年在国内,半年左右在德国。
在我眼里,生活就是把老王大置身到巨大的差距里,但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点什么。他也改变不了别人的命运,但是他站在旁边,等着随时搭把手。老王是真正的爷们儿,是个真正独立的人!这也是我喜欢和他喝酒唠嗑的原因。敬我的哥们儿老王一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