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基础介绍
学习目标:掌握十大排序算法的原理和思想
排序算法
一、什么是排序算法
来自维基百科中的定义是这样的: 一个排序算法(英语:Sorting algorithm)是一种能将一串资料依照特定排序方式进行排列的一种算法。
二、排序算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 输出结果为递增序列(递增是针对所需的排序顺序而言)
- 输出结果是原输入的一种排列、或是重组
三、排序算法的几种分类方式
-
按照时间复杂度划分,依据列表(list)的大小(n)
对于一个排序算法:
- 最差性能:O(n^2)
- 最好性能:O(n log n)
- 理想性能:O(n)
-
内存使用量:说唬人一点就是 空间维度
-
稳定性
-
稳定的排序算法会让原本已有序的序列,排序后依然维持次序,假设有如下序列
{(4,1),(3,1),(3,7),(5,6)} 需要按照第一个数字来排序
稳定的排序算法次序如下: {(3,1),(3,7),(4,1),(5,6)}
不稳定的排序算法次序可能如下: {(3,7),(3,1),(4,1),(5,6)}
-
-
依据排序的方法
- 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
谈谈时间复杂度
一、什么是时间复杂度
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一个函数,用于描述算法的运行时间
二、如何表示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表示的话:采用大O符号表示法,说到时间复杂度,有一种东西叫做时间频度
什么是时间频度:一个算法中的语句执行次数称为语句频度或时间频度。记为T(n)。算法语句的执行次数与所花费的时间成正比例,则 T(n) = O(f(n))
比如存在这样一个算法,该排序算法使用到双层for循环。这两个循环的终止条件都是到n。 那么我们可以说该算法的时间频度为: T(n) = O(n^2),时间复杂度为: O(n^2)
三、时间复杂度分类
常见的算法时间复杂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常数阶Ο(1) < 对数阶Ο(logn
n) < 线性阶Ο(n) < 线性对数阶Ο(nlogn
n) < 平方阶Ο(n^2
) < 立方阶Ο(n^3
) < 指数阶Ο(2^n)
四、各种时间复杂度介绍
-
常数阶O(1) : 可以说是没有循环等复杂结构,==代码的执行次数取决于代码行数==
-
对数阶Ο(log
n
N):不管这个大N多大,==代码的执行次数取决于中间这个小n==,对数阶可以说是一种可以让执行次数大大减少的一种时间复杂度(如果这个小n为1,那就没有意义了),不需要慢慢遍历private static void m(int n){ int i = 1; while (i <= n){ i = i * 2; } }
看看以上这段代码,不谈什么功能的情况下,当数字2取越大时,那么这个算法执行次数越小,极端情况下只执行一次就好
什么是对数:首先这是一个指数函数【 N = a ^ x】,对数函数则为一个【 x = log
a
N】,对数则为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当这个a越大时,在N固定的情况下,x则就越小,也就是执行次数越少。上图代码比如大N取1024,a取2,则x为10,也就是上面这段代码只需要执行10次,要是复杂度为线性阶可能就得执行1024次了
-
线性阶Ο(n):单纯的for循环,==代码的执行次数直接取决于n==,一般是只有一个for循环,在特殊情况下n个for循环也可能达到一个for循环的效果
-
线性对数阶Ο(nlog
n
N):也就是将时间复杂度为对数阶的代码执行n遍,==代码的执行次数取决于对数阶的小n,也取决与线性的n==,注意这两者的n可是不一样的哦private static void m(int n){ for(int f = 1;f < n;f++) { int i = 1; while (i < n) { i = i * 2; //这个小n设置为2· } } }
-
平方阶Ο(n^
2
) :代码嵌套两层n循环,也就是执行次数为n的二次方倍
十大排序算法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掌握这十大排序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一个交换排序中的冒泡排序吧
排序算法学习02_冒泡排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