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大扫除,断舍离地清除许多不用之物,厨房的储物柜里扫出两只陶碗,准备扔掉,儿子说不要扔了,说不定五百年后也是文物呢。我笑笑,就留下了。
今天睡得很迟,只有我和孩子在家吃早饭,做好了羹汤,忽然想起昨夜那留下两只陶碗,洗洗干净拿出来当饭碗。乳白的豆浆倒入古意的陶碗,轻轻地用景德镇调羹搅动豆浆,这个早餐吃得有些现代和古意的碰撞。

陶碗上宽下窄,外侧是天然的细陶,经过高温烧制的微褐色,内侧浇注了青色釉,发现它有一种古朴之美,儿子说它像汉代的器物,其实它是来自有着六千年历史的潜山痘姆古窑。
痘姆乡是位于潜山县城的以西八九公里处。一开始我对这个地名也深感疑惑,原来很久以前有一年天花病毒肆虐,许多小孩都因此不治身亡,乡间郎中束手无策。这个地方有一个老婆婆,她上山采药给小孩喝,并把药水倒入井水,救治了很多人小孩,人们为了铭记这位婆婆的大恩德,当地人建立痘姆庵,并把此处以“痘姆”命名,延续至今。痘姆古窑又名龙窑,与薛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仅有十八公里之遥,古窑地诞生应该和新石器时代的先人的智慧是一脉相承的。
小时候常常有潜山的大叔挑着整担的窑货走乡串村地来山里叫卖。有腌菜的菜坛子,面钵,锅台上用的小钵,香炉,……卖的最多的是粗陶的碗,我们叫它洋钵或瓦钵,是用来家常的吃饭或盛菜用的。大的陶器如瓮子和水缸都是男人们在农闲时出山去潜山挑回来的。那时候我们都很小,不知道潜山在什么地方,我们是通过这些陶器知道潜山的县名,不知道小陶器里大历史,只觉着它是生活的必须品。卖陶人来,喜欢看母亲和姑娘婶子们挑货的热闹。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
随着交通的便利,互联网的普及,电商的营运,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精致化。景德镇的陶瓷以其精美俘获了大众的心,加之大部分年轻人都以外出打工,自来水的装置,村人已不再大缸腌菜,大缸储水,大瓮储粮,农村的新房外边不起眼处都有弃之不用的水缸和陶瓮。粗陶已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我一直想买一个大水缸回来养莲花,网上看了许多,都不太满意。前些日子吵着先生带我们去寻找儿时潜山的那个古窑厂——痘姆古窑。

痘姆古窑已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申遗正在准备之中。进入厂区,映入眼帘的是“龙窑”以及“六千年古窑”的铭文,右边的平房是制胚和接待学校学习的实验基地,平房后边的大院子里堆满了大缸和盆钵,泡菜坛子。
工人师傅还带领我们参观了龙窑,龙窑在古窑基上建成的,建于清代,龙窑长近百米,两边各有65个入火口,每次点火都要举行点火仪式。烧制陶器需要十几道工序,烧制一窑货需要前后二十五天时间。
在精品陶馆里,我们看到了镇馆之宝红香茗茶具,它作为2018年10月25日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参展作品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精品陶馆里还有精致的文化用具,日常用具,酒具,餐具……我和孩子就选了了那两只陶碗和几个陶钵,以慰童年的记忆,风景缸因为后备箱太小装不下,留待以后再想办法带回去,好在离潜山这么近,留待下一次再来游览的理由不也是很好吗?

两只陶碗,不经意地装点了我的生活;两只陶碗,让我们走进历史,看见了它的前世今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