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到了晚上,觉得熬熬夜,看会儿视频没什么大不了。白天的时候,看看表,是早上八点,就觉得时间还早,多睡一会儿也不要紧。中午要吃中午饭,结束了以后怎么也得一点多钟了,眼看着离天黑就剩下五六个小时,也就打不起精神做什么事情了。结果下午消磨过去,到了晚上则又开始熬夜……一天一天就这么浪费过去了。
时间是接续的。晚上多玩一个小时手机,睡眠时间就可能要压缩一个小时。八九点钟算晚上,十一二点也算晚上,但是三四点钟就是凌晨了,再过一个小时左右,在上海,窗外虽然是黑的,却已经有鸟叫了……而时间不过是过去了几个小时而已。
白天,早上八点如果没有从床上下来,拖到了十点钟,那么距离中午饭就只剩下一两个小时,中午饭结束距离晚饭就剩下五个多小时,假如晚饭没有按时吃,那晚上就不能按时睡觉了,晚上不能按时睡觉,第二天的作息也就要被拖慢了。
所以,照这么一说的话,时间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秒赶着一秒,一小时接着一小时,一口喘息都没有的。
从前之所以觉得时间不够用,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做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小时候比如说十点要出去和朋友玩,现在已经八点五十了,想着就要到九点,没剩下多少时间了,于是决定玩会儿手机,结果就一直玩到了十点。其实,从八点五十到十点钟,还有一个小时零十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对于看书来讲,一个小时零十分钟,按很慢的200字/分钟来看,也能读14000字,而刘慈欣非常火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字数也只在23000左右。也就是说,假如这一段小小的时间我没有用来玩手机,而是用来读书,那么我已经把一篇短篇小说看了一多半了。
一分一秒都很要紧。这在工作当中也很重要。
在拖延工作的时候,心理上对于时间也有一个扭曲的感觉,要么是觉得:时间还早,怎么也消耗不完;要么是觉得:时间不早了,洗洗睡吧……
其实回头看看上面的表述,我们大致就知道这种理解时间的方式是错误的。在时间还早的时候,就应该对一件事情产生危机感,而在时间不充裕的时候,反而要充分利用时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不认真对待时间,就是不认真对待生活;没有认真对待生活的人,生活也不会好好待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