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追了一遍87版电视剧《红楼梦》,依然觉得意犹未尽,这部经典真是百看不厌。
读《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王熙凤这个女人,除了能干、泼辣、会来事外,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狠毒。
有两件事情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王熙凤在料理秦可卿的葬礼时,在路上遇见了对她垂涎三尺的贾瑞。王熙凤假意答应贾瑞的邀约,到了晚上,等贾瑞到了约定地方,王熙凤派人把两头的门都关死,贾瑞进退两难,硬生生被冻了一晚上,回到家里又被爷爷打了一顿,很是吃了些苦头。
要说王熙凤是有些狠毒,但也怪不得她,谁叫贾瑞自己色胆包天,敢公然调戏冒犯自己的嫂子。但故事到这个时候还没结束,曹公把贾瑞的自找死和王熙凤的毒辣风进一步往深里展开了。
话说贾瑞第一次调戏王熙凤未曾如愿,还受了一晚上的活罪,理应有所收敛和反省,可是贾瑞没有收起色心,再一次去勾引王熙凤。这也就怪不得王熙凤心狠了,送上门的狗,不打白不打。派了贾蓉和贾蔷去会他,那两人一番敲诈勒索加羞辱,最终整得贾瑞为此而丢了性命。具体的过程有些龌龊,就不详尽描述了。
怎么说呢?贾瑞也确实是死有余辜,自己三番两次地找死,也怪不得王熙凤。倘若是别人,可能反被他羞辱自尽了,幸得是勾引王熙凤,碰上这个厉害的主,她只要不想放过谁,谁就跑不了。
王熙凤的狠毒,在贾瑞这件事上,也是来而不往非礼了。那贾瑞是罪有应得。
但在尤二姐的事上,王熙凤就真正把恶毒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那个年代,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但在王熙凤那里,贾链没有这个资格。所以当得知贾链在外面找了尤二姐,王熙凤哪里容得下她,一系列的手段全用上。先是找庸医用药打掉了尤二姐腹中胎儿,又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将尤二姐逼到了人生的死角,最终吞金自尽。
王熙凤这样一个心狠手辣之人,最终自然也没得到善终,可以叫死无葬身之地。但就是如此恶之人,也曾留下过她的善意之举,也因此举救了自己的女儿。
那就是刘姥姥第一次上贾府,王熙凤明知与刘姥姥没有什么亲戚关系,还是客气地招待了刘姥姥,并给了她二十两银子和几十个铜钱的车费。
正是这样一个善举,让日后遭难的王熙凤收获了一个善果。在巧姐儿被狼舅奸兄所害后,得刘姥姥所救,这便是王熙凤当年的善举的好结果。
《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留余庆》就专门描写了这个意思: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所以,人们常说,多栽花,少种刺。与人为善,终有善果。
尹烨甚至说过,人想要长寿,就应该多做好事,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有人曾问过我一个问题,说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诬陷他人,这样的人内心会不会受到良心谴责?
我的第一反应是,应该会有吧,毕竟只要是人,哪怕十恶不赦,终应有一丝未全然泯灭的良心吧。
但也许是我想得太理想,或许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良知,自然也就不存在良心,没有良心了,估计也无法自我谴责。
某天与朋友闲聊,她提到一件事,让人又觉得这世上确实是存在恶有恶报的,如果我们眼下没看到,不代表永远不发生。
朋友说她的一个姨妈很老实,有一次无意中说了些话得罪了一个乡邻,被那个乡邻给打了一巴掌,过了一段时间,毫无缘由,那人又冲到家里来把她姨妈打了一顿,何等嚣张跋扈。可是姨妈家里人都是老实人,等子女知晓后报警讨要说法时,已经找不到证据了。
朋友听了姨妈的事,也是相当气愤。但最后说给我听时,心情还很愉悦。因为那个打她姨妈的恶人死了,出车祸被撞死了。朋友说,你说这是不是恶人不得好事?也许吧。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什么意思呢?说的就是老天不会偏袒任何人,却从不亏待善良的人。你若善良,福报必当如影随形。
要相信:积德行善,必有后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