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话没错。
前一阵,各路网红美食相继出现,无一不在视觉味觉上获得国人海啸般的追捧。鲍师傅糕点、喜茶、青团,还有脏脏包布拉布拉,这几款抢手IP可都是排队两小时,吃完不到五分钟的主儿。
(图1: 网红美食)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7013/c5c80912be4fd532.jpg)
最近又冒出来一款网红美食,云南大理的喜洲粑粑(又称破酥粑粑)都火到国外了。
(图2: 喜洲粑粑的图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7013/bad9de765b000731.jpg)
百年老店“复兴破酥粑粑”第四代继承人现场制作喜洲粑粑的视频在国外社交媒体脸书上被疯狂转载,还获得了27万次播放。真是好奇白族特色小吃是怎么做到引起外国友人热议的,几经周折发现这视频原来就是在国内制作的嘛,最初是由蓝海云团队制作并发布到海外媒体。在感叹中国美食备受追捧之余,还要为蓝海云为中国文化输出搭建的平台点赞。
(图3: 视频在脸书获27万次播放)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7013/17efecf36be42b7f.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7013/7da9fd5b02d7ea32.jpg)
那么喜洲粑粑到底怎么做出来的?能让外国友人没吃过却讨论的不亦乐乎?甚至脸书网友Tuy Sotheara在看完喜洲粑粑制作视频后直呼:“天呐,夜里12点我看完这视频竟然饿了...饿了...”
(图4:“复兴破酥粑粑”第四代传人杨会秀)
蓝海云国际协同制作团队采访“复兴破酥粑粑”第四代传人杨会秀时,她介绍说,喜洲粑粑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她的曾祖母首创用炉底炉盖烤制粑粑的技术。在这一工艺下制作的白族民间面点喜洲粑粑,口感外酥里内,并且有咸、甜两种不同口味。
(图5: 杨会秀曾祖母、祖父、祖母照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7013/3e203368466b8a06.jpg)
杨会秀拿着一个裱这老照片的相框说,希望自己作为第四代继承人,可以将喜洲粑粑的制作工艺发扬光大,将白族的文化传承给后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