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 第575天
《觉醒之旅》——选择:在黑暗中是该看还是不看?
原文
三月十七日 激烈的战斗
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只为了让我的肌肉不会僵硬,让我的下颚不会像铁柜一般沉重,让人们不再说我濒临死亡。
——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
这首诗里蕴含着一个古希腊的神话,就像是瓶中信,揭示了人类所面临的最关键的挑战之一。这是一个关于天才的音乐家俄耳甫斯的故事。冥王哈得斯带走了他被蛇咬死的妻子欧律狄刻。俄耳甫斯极度悲伤,追到阴间恳求哈得斯让他将欧律狄刻带回人间。经过一番冷酷的深思熟虑后,哈得斯提出:“你可以带走她。我给你三天时间将她带回阳间。但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在黑暗中带着她一直朝前走,并且不准看她的脸,直到你们重新见到光明。如果你回头了,她将永远属于我。”
不幸的是,俄耳甫斯不知道哈得斯告诉了欧律狄刻截然相反的一席话:“他将带着你回到阳间,在你们见到光明之前,你必须一直看着他。如果你没有看着他,你将永远属于我。”两人试图与命运抗争,最终却遭遇失败,俄耳甫斯永远失去了他的妻子。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种抗争却一直在继续。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一直有个俄耳甫斯在告诉我们,如果在黑暗中我们看了,就会死。同时我们每个人心中也一直有个欧律狄刻在告诉我们,如果在黑暗中我们没有看,就会死。因此我们总在问自己这个千古难题,是看还是不看?能否在两个选择之间达到平衡,决定了我们是生活在地狱还是天堂。
尽管我们一生都在面临这样的抉择,我总相信我们生下来就有不同的倾向,要么倾向于看,要么倾向于不看。毫无疑问,我肯定是倾向于看的,如果我不看,就会死。这也许是源于我诗人的本性。
和每个人一样,我也常常感到纠结:是作为秘密的保守者还是真理的发现者?也许没有人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我们不得不一直坚持战斗:离开黑暗世界——不让自己变得僵硬——回到光明的世界中来。
心灵练习
* 让自己集中精神,平稳地呼吸。回想过去你所做的一系列决定。
* 缓慢呼吸的同时,想想你过去的生活:你是不顾一切地在黑暗中朝前走,还是总想看清周围的一切。
* 让自己的呼吸尽量平稳,想想你现在需要的是什么:看还是不看?哪个选择会让你有活着的感觉?
我的感悟:
1.不管怎么样的选择,都会失去一些什么,这就是命运的力量吧,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做到完美。
所以,我们不后悔,不为过去发生的事,后悔自责难受,甚至焦虑抑郁,精神失调。
再深想一下,即使回到当初那个时候,我们还是过去那个状态的认知水平,我们也许还会做那样的选择。
所以,我们现在后悔,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认知和原来不一样。
所以我们只有认命修运,回归当下,读书提升自己,把当下的选择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选择而过度消耗自己,去行动,去做事,人生总会有失去!
2.芙蓉老师分享:选择后面是责任,责任要有边界(序位)。
我们总是在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这个二元对立的标准去衡量一切。
以买书,买能量钟为例说明,选择的后面意味着责任,我要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责!!!——当我忽然发现这选择的后面意味着责任的时候,我豁然开朗,明白了,有时候自己为什么迟迟不做选择,在单位,遇到棘手的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迟迟不做决定就等老大开口一锤定音,责权利一脉相承。
对孩子为什么要强调责任和担当?因为每一个选择后面都有一份责任。培养孩子有担当,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是让孩子逐渐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负责任后面又有一个边界的问题,我为我的选择负责,你为你的选择负责,我负的是我的责任,你负的是你的责任。
比如,我要给大家推荐购买的商品,经我手出去的,我没有一个一个打开去检查,出了问题我就有责任,你在链接里买的书,你要为自己选择购买负责,书籍有问题,你需要和产品的出版方联系,那是。
你选择生了这个孩子,你就要为这个孩子负责,你要带着责、权、利分清的方式——边界。
从亲子关系来看,我们是彼此选择的,你为什么选我做妈妈呢?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孩子?有流产的孩子,来了又走的孩子,留下来的孩子,让你不痛快的,你都会跟他们有纠缠。
各自负责,对生命的敬畏,我和你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大谁小。父母是先来的,孩子是后来的。
平等,敬畏生命,如他所是,如他所是就是无条件的爱了,你也能如自己所是,你做你自己,她做她,生命是平等的,你只要爱自己,你就会爱任何人,你尊重她,她就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你年龄都五十多了,还没活明白,但没活明白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父母的事,也不是孩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