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乖不懂事”才是孩子的天性
小时候,你是那个总被夸“乖”“懂事”的孩子吗?
是的话,现在你很可能正在网上寻找如何解决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基人卡尔·罗杰斯指出:
“如果一个孩子感受到爱和接受是基于他们的某些行为(比如“乖”或“懂事”),他们可能会发展出条件性自尊。这种自尊是脆弱的,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心理问题。”
毕竟,不乖不懂事其实才是孩子的天性。
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的天赋包括好奇心、爱冒险和把自己弄脏……这些都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元素。
但当社会的“懂事”标签出现时,这一切天性都在大人的期望下被按下了暂停。
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是建立在成人的视角上:不打扰大人的谈话、不在吃饭时玩耍,甚至是不要提出太多问题。
这些看似培养“好孩子”的规则,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和探索欲望。
作为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约翰·鲍比强调了早期依恋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孩子如果为了获得爱和安全感而不得不过度适应大人的期望(即表现得“乖”),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依恋模式,导致成年后在建立亲密关系时遇到困难。
孩子们为了获得赞赏和爱,习惯于把自己的真实感受隐藏在内心深处,戴上我们喜闻乐见的“懂事”面具。
长此以往,那些小时候“懂事”的孩子们,终于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藏得很深的成年人。
他们在情感表达上变得笨拙,对自己的需要感到困惑,甚至在面对冲突和压力时不知所措。
原因是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而忘记了如何去“懂自己”。
长大后很多人会发现,社会并不总是像他们小时候期待的那样奖赏“懂事”。
工作、人际关系,甚至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都需要他们展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一直戴着那个乖乖的面具。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感受到内心的冲突和迷茫,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地了解过自己。
“那些努力通过“懂事”来获得认同和归属感的孩子,可能会忽略自己的内在需求,长大后容易出现自我认同的困扰和社会适应问题。”——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相反,那些你见过的熊孩子们,反而正是未来社会中最具韧性和适应性的成员。
这听起来虽然反直觉,但这些点亮了“没心没肺”天赋的孩子,其实在不经意间培养了融入社会的最佳个性。
在心理学中,这并非指缺乏公德心或责任感,而是指某种程度上的情绪韧性和应变能力。
难以管束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挑战着大人的权威和传统的规则,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自我探索和环境适应的实践。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调节,学会了失败中起身,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和变化。
他们这种适应能力和韧性的价值,在成年后终得以体现,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环境,更快地融入社会,心理疾病和他们完全无缘。
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也为了内心那个仍在成长的自己,让我们开始重新学习和欣赏“不乖不懂事”的价值吧。
如果你发现自己现在正在处理一些心理问题,不妨回头看看,那个总被夸“乖”“懂事”的你是否有过不被理解的经历。
那些被压抑的天性,可能正是我们找回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