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典型的传统读书型家庭,祖上一辈儿那儿就开始信奉——读书改变命运论。虽然说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并没有错,但一味强调读书抵万利,会在不知不觉中让思维变得固化,做事也会变得畏手畏脚。
后来遇见我先生,他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不要试试?
尝试什么呢?生活中可以尝试的一切;逛街时看到商场橱窗里颜色艳丽抢眼的连衣裙;文化步行街上免费开放给大众的钢琴;大学时晚会活动主持人想挑选的游戏志愿者;颇具挑战的晋升职位演讲;各种付费知识的课程体验;蚂蚁私塾的第一次优秀笔记投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边界极值。跟自己过往不相符的,是不能够尝试的;跟自己过往风格不相符的,是自己不能够驾驭的;跟自己过往思维不同,是不正确的。时至今日,当可以轻易推翻自己那些年的结论时,也已不再是当年稚嫩无知的自己。
要不要试试,别给自己设限。
遇见过在面试中,即使自己个别条件不达标,也尝试自信表现自己的人选;遇见过即使口语水平不佳,仍敢于走上讲台做小组汇报总结的同学;遇见过刚刚学完一项动作,就兴高采烈展示给家人的小朋友;遇见过十年如一日,终于抱得美人归的小伙儿;遇见过年逾不惑,仍旧勇敢尝试创业的创客;遇见过嘴上说着不相信爱情,最终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爷爷奶奶。
最近在年轻人中火起来的“丧病”,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做不好。究其根本,是在各个方面都给自己设下了限制。上班无趣,因为不会升职,其他人能够升职,为什么不会是你?学习无趣,因为考不了高分,总有人能够得到高分,为什么不会是你?赚钱太难,因为求财无门路,福布斯排行榜每年都在更新名单,为什么不信自己可以上榜?
猴群试验中,如果能够有一只猴子,突破固化是思维模式,无论外界的电击刺激还是同类的拳脚打击,在香蕉出现的时候始终保持着上前摘取的心,那他一定会是第一个吃到美味香蕉的猴子。
所以,看看生活中现有的那些挑战,你要不要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