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的名将
说到杀功臣,朱元璋和刘邦绝对是业界的“标杆”。这两人都是泥腿子出身,比起其他世家出身的皇帝,这俩皇帝是真“流氓”,杀功臣一个比一个专业。而出身更低的朱元璋比刘邦手更黑。
朱元璋登基称帝时,元政权还在大漠苟延残喘着,史称北元。他们从繁华大都来到了大漠,干着打家劫舍这种小本万利的勾当。明边境州县苦不堪言。
老有个强盗在你家旁蹲守着,时不时捅两下黑刀,任谁也受不了,更何况朱元璋这么个狠角色。
从明朝建立起明朝廷就没停止过对北元的进攻,一拖拖了二十年,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决战。此时开国那些名将,不是病死就是被朱元璋摘了人头,只剩下蓝玉这最后的独苗。
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常遇春病死前就多次向朱元璋推荐蓝玉。蓝玉确实也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天分,跟在徐达这些老一辈名将后面积累了不少军功。
现在前辈们都已经不在了,轮到他来完成这历史性的任务。
北元也是狡猾的,他们知道朱元璋这次想要把他们一网打尽,于是他们举朝搬到了捕鱼儿海东北边。这里茫茫沙漠,杳无人烟。正常军队早就因为没有补给又找不到敌人而退去了。然而蓝玉不是一般人。
他的部队一开始也确实如北元所想,沙漠里转悠了很久,士兵们疲劳、口渴。随身的给养也不多了,敌人还不知道在哪里。要不是士兵素质出奇的好,早就士气崩溃了。
就在大家打退堂鼓的时候,蓝玉超乎常人的军事直觉发挥了作用。没有理由,他就是感觉敌人在前面,他坚定地往前,终于找到了北元。
北元窝在这么个地方一开始还戒备着明军。后来许久不见明军来,估计明军是找不到这儿了,也就松懈了。接着奏乐,接着舞。
就在他们嗨到顶点的时候,明军举着战刀来了,把喝得醉醺醺的北元贵族们一个一个永久地留在了梦境中。这次元政权使用了上百年印玺都被明军给抢了去,可谓是裤裆都赔没了。二十一年了,明朝终于摆平了这个最大的隐患。
此时蓝玉的个人荣誉和声望已经到达了顶峰,连朱元璋都给出来他这辈子最大的赞誉:“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
2,盛极必衰
蓝玉也是有免死牌的,再加上他现在的功勋,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恨不得把眼睛长到头顶上。击败北元还没回到京城,就开始昏招不断。
首先他把北元君主的老婆给霸占了,还是提裤子就不认人那种霸占。这位女子也是位贞洁烈妇,直接就自尽了。
那时候朱元璋正在对蒙古推行怀柔政策,蓝玉这一出可是在他的脸上抽耳光。不过蓝玉当时风头正盛,朱元璋也没把他怎么样。
回朝后朱元璋当朝册封蓝玉为太子太傅,从一品(洪武一朝,一品官那个少啊,比今天的熊猫还稀有)。蓝玉当朝嚷嚷到:“我不能当个太师吗?”朱元璋没当场抽他已经是涵养好了,这是纯纯的作死行为。
更让朱元璋不能忍受的是蓝玉肆意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布置自己的势力。
洪武二十六年,忍无可忍的朱元璋终于对蓝玉下手了,以谋反罪逮捕了蓝玉。其实蓝玉是没有理由和根基进行谋反这个技术活的。然而他的供词长达一万多字,估计牢里挨了不少黑棍。整个蓝玉案前前后后杀了一万多人。功臣宿将几乎给一扫而空。
一代名将就这么退出了历史舞台。观其一生,可以说他的死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作的。恣意妄为,看不清当前的形势。做事全凭自己好恶,没有充分的考虑,基本是干了再想后面怎么办。这种人俗称粗人。
3,做人不能太粗
有一种人,他们做事粗糙,不通人情,大大咧咧的,从不考虑后果,想做就做。这种人叫粗人。
很明显蓝玉就是这种人。朱元璋本想把他树为后世之君的利剑,为下一位皇帝保驾护航。然而因为思维上的粗糙,蓝玉活生生把自己给作死了。
《孙子兵法》里有说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意思就是根据你的目标,思考清楚,制定好方案后再行动,这样才会有所得。
蓝玉熟读兵法,这个道理他肯定知道。但是这些道理到了战场之外,换了个马甲他就不认识了,白白葬送了自己。
所以我们做事之前,尤其重要的事之前给自己十秒冷静期,好好问自己这么做对不对,有没有什么坏处,有没有违背什么原则和标准。没有再做也不迟。
凡事多问自己一句对不对,莫做令人讨厌的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