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对话》里有一句名言,令我记忆犹新。
厌既是恋。
是说一个人对某种人事物表现出讨厌的态度,其本质却是一种相当执着的依恋。
或者说,稍不注意,这种讨厌的情绪就会转化成依恋;依恋也会在某段大起大落后,变成刻骨铭心的厌恶。
的确,往往最甜蜜的恋人间,才会说:讨厌,死鬼,你好坏。
讨厌与喜欢,坏与好,是一对分不开的恋人。
在不同的文化圈里,有关信仰部分的文化里,存在着一种掩人耳目的引诱,其目的可能并不单纯。
我发现,他们老是告诉大众,要摒弃当下的世界,到一个更美丽的世界去。
轮回是个可怕的东西,一定要厌离它。
这种思想起初听并没有问题,但后来我发现问题大了。
说这话的人,真的衷心希望人们去往一个更美丽的世界吗?
厌既是恋。
一个人,如果非常渴望逃离一个地方,意味着在他内心深处,认可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地狱。
这种真实认可,会强化痛苦与爱恨的纠缠,令人在原本的生活环境痛苦不堪。
好想逃,却逃不掉。大部分人会被困在这种漩涡之中,一辈子无法抽离,滑向心灵的深渊。
一次,我与一位好朋友,谈论关于婴儿的话题。
她说,你知道为什么婴儿生出来,全家都在笑,只有婴儿在哭吗?
我摇摇头。
她告诉我,因为纯洁无染的婴儿看到一群被大染缸染得体无完肤的人,为自己的将来担忧而哭。
她这些话后,我静静感受,体察到了几段故事的流淌。
她今后不想生育后代,但社会价值与家庭无形期望,一直给着她压力,她在用心造的故事反抗。
她对当今世界的人性感到失望,以后没有再游历人间的愿望,想要尽快结束这场游戏。
她对自己修行结果的渴望,希望早日超越令她生畏的六道轮回。
我笑了笑。
也有可能,婴儿啼哭,是为了通畅呼吸。
因为有时候我看了感人电视剧,哭得稀里哗啦的,一把鼻涕擤了,呼吸一下子无比通畅。
最后,我们都没有说服彼此。
这段对话结束后不久,一个疑问随之浮上我的脑海。
信仰团体,不停向大众鼓吹的厌离之道,当真是对的吗?
其理论背后,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人之所以厌离某物,是因为先对某物产生了期待。期待落空,遂生厌离。
厌离的本质,是依恋没有得到满足。厌既是恋。
所以厌恶与依恋,都是情执的一环。
而“爱不重不生娑婆”。众生来到娑婆世界,都是因为情执难了。
如今却有人教用加强“厌离(情执)”的方式让人出离轮回,离开娑婆。
这踏马要么是个傻子,要么是个坏心眼子。
他们根本不关心大众的人生幸福。可能让大众陷入痛苦、求不得、自我怀疑,才是他们的目的所在。
我们讲到信仰文化中的超越部分,不得不提到“空性”。
了知一切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才是消除轮回故事的关键。
厌离轮回,则是承认轮回真实存在,并作是念“我在轮回中”。
而唯有认识到“轮回在我中”,我们才会了知,一切都是心生的幻象。
让如狂风海面的心平静下来,安住于当下实相,轮回的故事,才有真正结束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