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给人力量的文字
你不是真的“不耻下问”

你不是真的“不耻下问”

作者: 俞非白 | 来源:发表于2017-03-21 10:31 被阅读34次

    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空虚,一种是好为人师的人,另一种就是好拜人师的人。

    好为人师的人本身并不空虚,但大道理输出的多了,就显得空虚了。

    好拜人师的人本身也不空虚,但不擅长总结和提升,有等于无。

    好为人师的人喜欢高谈阔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逻辑清晰,条理清楚,乍一听见解独到,鸡汤十足,却对你所求助的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好为人师和指点迷津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本家有位大伯,是个话唠,见到谁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别人愿意听否总要指点一番,自从我堂弟成为重点大学国防生,这个毛病变得越发严重,逢人就会讲他是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国防生,并对其他父母讲授他是如何烧香拜佛,砸锅卖铁,拳打脚踢,恩威并施把一个普通的孩子送进重点大学,讲到激情处,唾沫横飞,不可自拔。

    但无论是烧香拜佛砸锅卖铁,还是拳打脚踢,恩威并施,真的是促使孩子成功的关键吗?

    必然不是,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三观塑成,并不完全受父母的影响和教诲,还有他自身不断接收外界信息,不断反省实践探索的过程,有着强烈的个体性和差异性。

    好为人师的人只图一时口头痛快,却不考虑后果,遇上那些没有判断力好拜人师的人岂不是误人子弟?

    在闭塞的小城市,国防生毕业之后直接分配进部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作为军人家属也值得被尊敬,但对别人家的孩子指手画脚是有失妥当的。

    就像之前“虎妈”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之时,被很多家长奉若神明,不管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都会照搬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完全不顾孩子的差异性。

    但好为人师的人总是说起来头头是道,说的又多是些别人成功的经验,让人辨不清真假。

    好拜人师的人三步成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将小事扩大化是好拜人师的人一贯的做法,总是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在他人成功的经验中寻找代入感。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

    先从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讲,我有一个朋友是做行业培训的。

    在她手下接受过培训的人大致分三种。

    一种是非常有自制力的,不会局限于培训,会将培训的效用发挥出巨大价值,有时候他们的心思比老师还要缜密,这种人很容易获得上司下属的好感。

    还有一种,是反应相对较慢的,需要将内容一点点细化,逐个击破,他们提问问题都比较有针对性,这样老师也会觉得很轻松。

    最后一种是最要命的,这种人提问问题漫无目的,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抛到脑后,提出的方案也完全不切实际,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老师的“搀扶”, 问题没有任何针对性,实在令人难生好感。

    朋友说,她每次遇上这样的学生,便深感头痛,并非她不负责或者觉得麻烦,而是这种人本身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好拜人师会让人逐渐产生依赖性。

    我高中时的同桌是一个非常勤奋刻苦的女生,无论做什么数学题目都不确定,但高中数学步骤分和结果分都是很重要的,每当做稍微复杂的题目,她就会纠结不能自已,做完一步就会问一下对不对,直到对方给出确定的回答,才敢继续往下做。

    在学习中,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放在生活里,你就会失去很多独立选择的机会。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很大一部分便是由好拜人师引起的。

    随波逐流的人心中总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一是大家都这么做,总是有道理的,不在乎多我一个,二是就算失败了,还有这么多失败者陪着我,也不算丢人。

    要知道,好拜人师不只是体现在语言上,更体现在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谁的人生没有彷徨过,但彷徨的时候不是把别人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即使身处困境,也不要失去自己应有的判断力。

    有一个故事曾生动地传达出好为人师和好拜人师两种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有个村庄因为长时间不下雨人心惶惶,有一位年轻人就去问一位智者,何时才会下雨。智者给他一个锦囊说,切记,下雨的那天打开锦囊,于是年轻人信以为真,在下雨的那天,年轻人打开锦囊,上面写着四个字:今日下雨。

    好为人师的人明知道自己说的是万能鸡汤,还要假装自己说的是真理。

    好拜人师的人明知道对方可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倾向于喝了鸡汤为好。毕竟有营养的东西多少都会给予能量。

    喝多了万能鸡汤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事后被埋怨。

    大学时隔壁宿舍有个姑娘,只要聚在一起,便喜欢和别人谈理想,谈人生。

    她的舍友都说,无论她说什么都不要跟她多话,因为她会找你“秋后算账”。

    比如某天她穿了一件新衣服,问大家好看吗?大家出于善意,就夸赞说,好看,她喜滋滋地穿着去约会,结果被男朋友给狠狠地嘲笑了一番,结果姑娘就不乐意了,回来就把舍友们说了一通。

    她很理所当然的认为,她问了,别人就要给出答案,如果这个答案不正确,那就是别人敷衍她。

    这种逻辑就是好拜人师的后遗症。

    好拜人师的人并非头脑一片空白,他们还有后续的问责机制。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对于别人的问题并不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因为他们每提出建议说出方法都意味着要承担被问责的风险。

    所以,好拜人师有时候比好为人师更值得诟病。

    万能鸡汤喝不死人,毒不死人,在精神上还能给人以安慰和暂时的疏导。

    但不喝鸡汤难受,喝了鸡汤还可能撒泼的人,就没法愉快地做朋友,谈天说地聊人生了。

    知乎上说,好为人师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别人不需要的情况下,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加于他人,妄图以其昏昏而使人昭昭。

    好拜人师的人则喜欢“病急乱投医”。

    具体表现为,看到商人想问怎么赚大钱。

    看到别人家父母想问怎么教育孩子。

    看到别人家孩子结婚生娃就想知道怎么催婚催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之后就会放大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喋喋不休地追问,照搬别人的经验,弄巧成拙者大有人在。

    我奶奶年轻的时候想生个女儿,结果连续生了六个儿子,在我奶奶看来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在别人看来却是巨大的荣耀。

    于是很多婆婆慕名而来,就为询问生儿子的方法。

    现在21世纪了,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社会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生男或生女,不光是女人的事。

    尽管我奶奶一再强调,她是想要女儿结果一直生儿子,但那些婆婆们还是详细询问了各种生儿子的细节。

    其中有位婆婆,得知媳妇儿肚子里的宝宝可能是个女孩儿,便去寻了什么所谓的偏方,乱给孕妇吃,最后宝宝出生的时候,四肢不健全,还因为生了怪胎被别人指指点点。

    然后那家人的公公找上门来,让我奶奶给个说法。

    经过一番费心解释和医生的检查,才洗刷了我奶奶的冤屈。

    可见,好拜人师是有连锁反应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意志力不够坚韧。

    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人,是绝不会允许自己向困难低头的。

    他们不肯轻易去求助别人。

    在他们看来,别人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是有缺陷的。

    这并非是恃才傲物或是故作清高,而是他们会凭借自己坚韧的毅力和不放弃的精神,即使摸爬滚打,也会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

    昨天,有位学妹问我,学姐,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报告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微妙。

    放到大面上来说,其实实习是不用限制在本专业的,而且由于时间冲突,这项实习报告也只不过是走流程留下档案而已。

    但是如果为了严谨和保险,还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报告比较容易通过,因为毕业时导师会查看你的实习报告是否格式正确内容充实,如果导师很较真的话,实习报告很可能会被打回来重写,延迟毕业。

    于是我便回答她,尽量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这样可以避免后续的麻烦。

    而且这项实习本身是没有时间的,可以说大部分实习内容都是自己润色而非真实发生。

    所以不管是不是与本专业相关,你都要去充实内容,不如求个安稳,顺利拿到毕业证。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的学姐,我的学姐是这样回答的,纠结没劲,格式正确,内容完整,符合常识,与本专业多少有点相关性就会通过。

    心照不宣,心知肚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姐末了给我发了一个奸笑的表情。

    因此我认为自己的回答已经是很详细且耐心了,但学妹最后问我,学姐,除了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他的都不行吗。

    敢情我这“挤眉弄眼”的回答竟是白瞎,其实她已经下定决心写与本专业无关的实习报告了,却想要从我这里得到肯定,只要我没有认可她的决定,她就会变着法儿让我认可。

    在此之前,学妹曾问过我很多问题,比如,学姐,法语下册课本必须用实体书不能用扫描复印版吗?

    在我认为其实没什么区别,主要看个人习惯,我个人就认为实体书干干净净的,很正式很郑重易于保存,我同桌当时也用的扫描复印版,写写画画之后毕业直接当废纸卖掉了。

    后来每次只要看到她发带问号的句子,我便头疼不已。

    好为人师是自问自答,不问自答,越答越嗨。

    好拜人师则是不问就别扭,问了就难受,还愈挫愈勇。

    总而言之,遇上这两种人,可都长点心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不是真的“不耻下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iw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