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孝文化传承的思考
(之十四)
西安的碑林有一个“孝经亭”,内有一通石碑上刻着《孝经》,这是唐明皇李隆基命人刻上去的,他认为,孝可以教人,可以顺移忠之道,因此他要求人们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孝悌之心移到对君王的忠孝上来。在李隆基的前前后后,历史上为《孝经》注疏解释的就达好几百家,这些注疏解译中,多是孝忠皇帝的,孝忠的核心是,爱敬皇帝,华夏只有皇帝至尊唯一,皇帝却不爱臣民,以此衍生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不孝”,这种愚腐的孝道,这种理念压得中华两千多年。
元代有个叫郭居敬的,他弄了个《二十四孝》其中有些故事,可以教育人,但有些故事忒荒唐,其中有个故事讲的是《郭巨埋儿》,违背天理,故事讲“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日: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于食”于是逐掘三尺,要将拿着拨浪鼓正在玩耍的三岁儿子活活埋掉。这泯灭人性的故事能算“孝”吗?
对于“孝”,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化为懂人情,理人性,尽孝心。
“孝文化”要去糟粕,去伪存真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百事孝为先”的优良中华民族美德。湧现出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孝子贤孙。
钱穆先生曾经讲,“西方人言脑,中国人言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世界上最沈重的心,我们中国人并不缺少才智,但我们有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优秀的孝文化基因,铸就了我们民族基因的善良和真诚,西方人讲智商,讲用脑子挖空心思去待人接物,无所谓用情用义,中国人讲患难之情,西方人则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他们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次全球的疫情大爆发,尤为可见证明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