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的时候,还是挺喜欢读书的。自从接触了手机之后,我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我当时认为最有趣的东西上。然后,小学的我就再也没读过教科书以外的书籍。
初中的时候,依旧也没有读书了,除了老师要求的《骆驼祥子》这些的书外。一直到了某个班级同学买了一本《拇指班长》,我也很想看,又不大愿意去借。所以,我用我不多的零花钱买了一本。
那个周天返校的日子里,我怀揣着那本刚买来的《拇指班长1.我把班长变小了》,富有仪式感的走进班级。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以后,迫不及待的把它用双手捧着,细细端详。
不知不觉,挂在黑板上的钟表里的指针从二转到了四。放下书本,我吐了一口气,思绪还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被作者新奇的想法所吸引的同时,也对这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深深的着迷。
以后的每个周末,领到零花钱的我就径直走到书店,拿起拇指班长系列的下一本书,然后洒脱的买下它。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买《拇指班长系列》的第二本,第三本,…第六本。然后焦急的等待作者大大出下一本书。
我想,那段时光应该是我最喜欢读书的日子了吧。那时候读书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有趣。在枯燥的日子里,《拇指班长》给予了我最大的安慰。
不过,那时候的我依旧沉迷手机,电子书倒是没少读。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网络小说都是些水文,我把我最宝贵的年华都消费在了上面。
初三的时候,《查理九世》盛行,我也买了几本看,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意识到世界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小。不过,除此之外,初中就再也没读其它书了。
高一的时候,我买了《爱因斯坦传》,当初刚买下的时候,我把它奉若珍宝,读着一遍又一遍。我惊奇世界上竟有这么伟大的人,我深深的为爱因斯坦先生的精神品质而感到震撼。而爱因斯坦先生,也成为了我高中三年的偶像。在一次班级里举行的演讲活动时,每个人都要演讲自己的偶像。我就讲了爱因斯坦,脱稿讲了整整十五分钟。
再到后来,我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时还读不懂它。读完后仅明白海伦凯勒是个伟人,她背后的莎莉文老师也很伟大。现在,这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我重新读一遍的时候,才发现字句间都隐含着生命的价值,我可以很深切地体会到这些文字所带来的温度与力量。
一直到了高三,我想了解高尔基,于是我买了《在人间》,以及《我的大学》。在高三紧张的时间里,抽空读着这两本书。虽然读不太懂,但多少收获了些许。
高考之后,我深感自己的见识减薄。当时房子还没退,我用那些时间去了市立图书馆。两周时间,我读了七八本书,当时最大的感受便是:世界很大,有书读真好。《摩羯社》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现在对它还有这眷恋之情。
到大学待了几个月以后,失去了原本对大学的新鲜感。不想把大学时光过的太荒废,我重新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第一本读的是《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前后读了三遍,我明白了要想过好现在就得和过去一刀两断。
再到《何以笙箫默》,《当下的力量》,因为喜欢林徽因,我买了《林徽因传》,《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最美人间四月天》等。其中读的最多的是《当下的力量》,我读了四遍还是没能读明白。
一直到了大一寒假。我发现,读书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离开阅读的日子总是把日子过得毫无生气,而阅读起码让我感到了充实。于是在寒假里,我又读了《我站在桥上看风景》,《张爱玲传》,《我在未来等你》。
时间过的很快,在与阅读为伴的这些日子里,我总是不断有着新的收获。虽然没有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可间断性的阅读,日积月累下来也读了不少书。
我读了路遥的《人生》,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吴淡如的《让优雅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最美的自己》。还有《谁动了我的奶酪?》,《异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阿甘正传》,等等。其中,我很喜欢吴淡如的《让优雅成为一种习惯》,她教会了我如何不会生气。还有《异类》,让我对成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虽然,读书没能给予我实际性的收益,但我觉得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很多知识在我的脑海里慢慢的沉淀,我随之潜移默化的重塑自我。
最近,我又读了《如何去读一本书》,《另一个世界的倒影》,《复旦大学凭什么出名》,《攻无不克韩信》。即便自己在假期里不够自律,却也随心尽量多读了点,我相信读书是快乐且有益的。
从小到大,我多多少少读了五十多本书。和那些大神而言,根本没有可比性。读书主要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也没必要与他们攀比。
超过半数的书,我大都阅读了三遍。读完一遍之后,过些时日,再次阅读的时候自己就会有新的体验,也能拥有更深的感悟。而很多书,读完第一遍的感受就像考试交了张白卷般。
虽然,我也听说过所谓的高效阅读法,可我还是只想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式进入读书之旅。
半生浮沉,感谢有读书为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