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
目赤为心热,或因外感风热,或因内郁肝火。导赤散清心火以利小便,使热从小便而出,临床常见目赤、目内眦痛、舌尖红、口腔糜痛,小便赤涩而痛等证。
目淡红者,为心有虚热,生犀散清心热而不伤阴,清中有散,与导赤散有别。
“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补之。”
青是肝经本色,肝热则脏气内动而色应于外,故目见青色,宜泻青丸泻肝经之热,如无神昏惊厥之证,方中龙脑可用龙胆草。目青色浅是肝虚而本脏真色外露之象,宜用补肝之法,如地黄丸滋肾而补肝。
“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
黄为脾经本色,目黄是脾胃蕴湿积热之象,故用泻黄散泻脾热、散伏火。
“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
肾为蛰脏,藏五脏六腑之精气,精气上注于目,则两目有光,炯炯有神。肾虚则目无神彩,可用地黄丸补益肾精。
薛注曰:“目者,五脏之精华,各有所主。白睛属肺,黑睛属肝,上下眼胞属脾,红脉属心,瞳仁属肾,此五脏之正色也。”
《医学启源·主治心法》:“小儿但见上窜及摇头咬牙,即是心热,黄连、甘草。目连闪,肝热,柴胡、防风、甘草。”
“若左腮红,是肝风,与钱氏泻青丸。右腮红,肺热,与泻白散。额上红者,是心热,与黄连一味。鼻上红,是脾热,与钱氏泻黄散。颏上红者,肾热,知母、黄柏皆二制,甘草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