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都有吃完饭就困的经历,此种现象被称为“饭醉”,即吃过饭以后,有想睡觉的冲动。这是由于刚刚吃过饭,全身血液集中供向消化系统,脑血流量就减少脑活动兴奋性降低,因此就想睡觉。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然而真相却并非如此。
所谓的“饭醉”
当大脑发生缺血、缺氧或缺糖时,人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并不是瞌睡。缺血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休克,而并非人们所说的瞌睡。大脑作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应要优先保证,为了消化而减少大脑的血流量似乎并不合理,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饭后大脑的血流量减少了,甚至有研究发现饭后大脑的血流量反而增加了。这是因为大脑是一刻都不能缺乏葡萄糖供应的,饭后来了许多葡萄糖,当然是优先送给大脑了。
饭后瞌睡的真相——血清素
中午因为时间紧,不少上班族不得不加快吃饭速度;因为担心下午饿,中午又会吃不少。实际上,这反而让人下午打不起精神,甚至昏睡过去。
米饭、面条、面包等主食因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而饭后摄入了过多的高GI碳水,导致胰岛素分泌,胰岛素过度分泌会导致血液中的氨基酸种类和比例改变,使色氨酸浓度升高,色氨酸在大脑中合成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让人很舒适,昏昏欲睡的重要大脑神经功能调节激素,所以这被认为是餐后犯困的重要机制,血清素的急剧变化和血糖变化息息相关。类似抽烟一样,血清素升高人飘飘欲仙,血清素慢慢恢复愉悦感消失,血清素下降人会很烦躁压抑,那么碳水和尼古丁就是最好的升血清素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吃碳水含量高的食物会让人感觉减压、舒适。
另外,一些可能的机制就是血糖升高会导致食欲素下降,食欲素下降经常伴随着昏昏欲睡,胃肠道副交感系统的激活会一直交感系统,胰岛素会让血钾轻度下降等等。
如何避免“饭醉”现象
想要避免“饭醉”现象的发生,可以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吃早餐,这样可以避免中餐吃的过多。同时在吃饭要做到细嚼慢咽,饭后尽量避免坐着,最好走动一下。而血清素作为人体必须的一种物质,不能减少血清素的摄取,但是可以通过其他食物,将快速生成血清素的碳水化合物替代,比如香蕉、菠菜、深海鱼等等。
嗨,大家好,我是快乐蕉蕉,你快乐要找我,你不快乐更要找我,我就是你们的小伙伴,快乐蕉蕉!
先放松,再睡个好觉,醒来就是美好的一天!快乐蕉蕉!
更多有趣资讯尽在快乐蕉蕉,先别走,点个赞先!嘿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