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
嘲风观想录||能不忆江南——背(beì)本古诗去西湖

嘲风观想录||能不忆江南——背(beì)本古诗去西湖

作者: 观山黛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22:32 被阅读47次

    一路奔波,直奔断桥。

    无它,只因为白娘子的感召。谁小时候没有看过《新白娘子传奇》?

    一、钱塘湖春行

    真正面对西湖的时候,我的心情开始于一种漫不经心的审视。

    从保俶路向南,不知什么原因,我和旅伴并没有直奔断桥,而是选择了顺时针方向围着西湖绕行。

    正是六九天气,不早不晚的卡在冬末春初的交替时节。来时我那被北方凛冽而干燥的空气吹皱的皮肤已经悄然被南方水乡湿润而温柔的风抚平。湖边绿化林带中的广场舞正跳得热火朝天。刚要习惯性的叹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时,却被扭头所见的西湖惊到了:“水面初平云脚低”啊!

    再走一会儿,虽没有见到“几处早莺争暖树”,却有几只鸬鹚或立在船上待命,或扎进水里捕鱼。甚至远处水里竖着的,三道标尺样柱子上,也娴静的立着三只鸬鹚。旁边水面上有三五只鸬鹚静静等候,意思好像在说:“我们绝对不会像那些叽叽喳喳的小鸟们一样争来争去的。”

    穿着黄色制式服装,头戴黑色毡帽的江南船夫们也在静静的享受着早春的好天气。这样的安静仿佛也影响了跳舞的阿姨们,不认真想来,阿姨们的舞蹈音乐都是柔和的,完全没有嘈杂的声音和激烈的鼓点。

    柔和、宁静的江南气质,正是从这树梢间、波浪间、风间、人群间一点一点的散发出来,让人深陷其中,不愿自拔啊!

    水面初平云脚低

    在柳浪莺闻那处,有人盖了一个漂亮的宾馆:小楼几栋点缀,西湖美景做底,小桥流水与雕梁画栋的亭台中,几条锦鲤游曳翩然。更绝的是小桥与湖石中不时沁出缕缕白雾随风一荡,用仙境二字形容都觉得有点儿不到位。江南早春的柔风里,腊梅送香,罗汉松疏密有致的绿色中衬着梅花点点露娇红。

    现实中的仙境

    精致细腻的杭州人在拱桥的桥心、雕栏的柱头都有着墨,路上的石雕和拼砖图案都会令我回味再三。

    这类的变体字总是分不清

    西湖东路的美,如同暗香一般,一波一波的侵袭着五感,让人迷失在绝对中国范儿的美中。真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绕湖而行,却不小心迷失在绿荫丛中。早饭的能量已经被美景带走,我和旅伴一起对着手机地图找饭吃。毕竟饿的狠了,走了二、三百米后,对着耸立山腰的雷峰塔视而不见,眼睛只能看到道路对面“净莲居素面馆”的招牌。然而,等面的时候,我却被饭桌上两个白瓷调料罐上用蓝釉勾出的三个字:“净慈寺”给冲击到了!

    杨万里的净慈寺

    好熟悉的名字,是那个净慈寺吗?

    忍不住去寻找度娘了:原来除了“映日荷花别样红”之外,诗人杨万里也曾经面对过“红香世界清凉国”的两难选择,也曾经“行了南山却北山”。

    面吃罢,走出净莲居。几道台阶之外浓密的道旁树遮挡了我的视线。眺望远处,早春的西湖天与水相接,扁舟点点。遥想当年,杨万里送友下南山,农历六月的西湖微风习习,荷花与荷叶随风摇曳,身后方外之地钟声悠扬,眼前水天之间荷花怒放,欲与天光争辉,面对红香世界清凉国,是进是退?想必那时的文人风骨答案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吧!

    在路南走了几步,看到净慈寺的大门前立了一碑。原来是著名的南屏晚钟!又原来,著名的南屏晚钟是在这净慈寺里啊!这种年代感的奇妙交融令人感到十分愉悦,现在想起来都会品味再三。

    边走边与同伴讨论雷峰塔的倒掉与再起,终究是没有走进雷峰塔景区。

    转过雷峰塔,就走进苏堤春晓。可惜苏堤虽美,不及东坡诗词美,东坡诗词再美,疲累的身体也已经不能参透领悟它们的美了。旅伴一路笑我,文学青年的诗终于没有了。我已经疲累极了,就拿“淡妆浓抹总相宜”来凑数。

    三、西泠、孤山与梅花

    重回北山街,凭吊过苏小小墓,撑起亭子的柱是六面的,每面都有字体各异的对联。又发现武松居然葬于西湖畔。

    终于要到断桥了呢。然而断桥却是连接岛屿孤山与北山街的一座桥。要走断桥,就得走孤山。为了节约体力,我选了岛北的路。

    刚上岛,见到的就是西泠印社的展览。苦于对篆刻没有丝毫的认知,匆匆过眼就离开了。心里存了一念想:有机会,也要看看为什么会有西泠印社出现呢!

    一路行进中,总有梅花相伴。本以为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却没想到我就这样错过了敬仰林和靖的机会。果然是书读的太少啊!在本文中纪念一下吧:“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江南的梅花极美,果然是诗人笔下春的使者。

    选择北路赶路,错过的不仅仅是林和靖,也错过了浙江省博物馆。后来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再去了。

    白娘子的断桥上,很多人在跑步。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还没有培养出吟诗作赋的闲情雅致。俗话说的好:“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文章”。建国至今未满百年,我们已经开始用吃货、华服装饰自己的外在了,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的传统文化还会继续注入新的血液,创造新的辉煌吧!

    四、外一首

    归程中路遇望湖楼。

    心中一跳,果然看到了《望湖楼醉书》。无比慨然:西湖之美,山水人文。究竟是山水成就了人文,还是人文成就了山水?

    这诗大家都会的

    也许这是相辅相成的吧?

    无论山水与人文,无法忘记西湖美。囿于笔力不够深,得借今古咏诗人。

    下次,我会先背一本古诗,再来西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嘲风观想录||能不忆江南——背(beì)本古诗去西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qi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