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足以重国
初次听到此话,是罗胖对素养的解释。素养一词最早引用于何本典籍已经忘却,包括这句话,记住它都花了些时日才勉强记住。意思大抵是:马如果晚上不吃饱,第二天就不能跑路;人要是平时不积累学习,是不足以成为国之栋梁的。
古人之智慧放在现代理解不过时,且能读出许多新意来。
将素养解释得通透,超越素质的概念,拉长了时限,更具备说服力。学习完此观点,格局小如我,却想到另外一个层次不免又是自我陶醉一番。
在罗胖解读完醍醐灌顶之际,联系到另外一句口语“要想马儿跑,就得先喂草”,此言与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现代多少打工入都理解了此处的精髓,且根深蒂固于自己的思想里,觉得是老板和雇员之间,付出必须有回报,理所当然的。处处可见的倒是又想马儿跑又不想喂草的吐槽,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主动与被动。马,伏历(就是在低头在料槽吃草料的意思)这一细节是主人要求马进食动作的,也是为了第二天的行程准备。相较于自由野马有固定、被动之意。但人如果把自己想成圈养的马,需要领导上级安排工作任务,形成要想跑先吃草的思想自然可以顺理成章了。
国语结构,许多情景下都是侧重于后半段。比如“怎样怎样,但是怎样怎样。”前半段用于铺垫或者陈述引用,强调后半程的中心意思。我想,此书作者在总结马伏历以趋道这一现象说明人要平日里学习积累更暗含了主动的层面。
那些日日自省,日日精进的人又有几人不是成就非凡,但能做到的人又是少部分。聪明的芸芸众生像我一样端着前半截,理解出一个“要想马儿跑,就得先喂草”吐槽了事。可笑,可笑,自勉,自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