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阵营,流水的兵。
95后感觉不爽辞职?90后领导骂我辞职!零零后:领导不听话就辞职。
招不到人这一条,成为了业绩不好后的企业主最大烦恼。
小公司留不住人,老板的感慨,
大公司不要我,求职者的无奈。
我记得我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是销售,公司人事把五份产品大纲放到我面前,告诉我三天以后考试,然后就走了。
三天以后大纲看的我都吐了,当然顺利通过考试,然后部门组长告诉我出去跑业务吧,扫楼、扫市场去吧。
后来认识的同业多了,问到他们的经历发现跟我也差不多。
新人入职培训大概率决定了他多久会离职。
我认为好的入职培训一定是给员工16倍速播放一遍,他以后的职业路线,把一个清晰的进度条送到员工手里。
新人怎么带,怎么做业务?
每天拜访几个客户,每天打多少电话,每天写工作总结,每周开组内会议,每天…
这些条条框框的要求,确实对业务老人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但这每天的固定任务量其实是在帮助新人拆解业务目标。
新人不知道一笔业务成交需要多少流程,
一笔成交需要多少面谈?一次面谈需要多少次邀约,一次邀约需要打多少个电话,找到一个愿意听你介绍完电话的客户,有需要多少次话术的提炼…
老板负责提供不用思考的努力方式,让员工在套路中成长,
这跟陪跑员有什么关系?
我有一个同学在链家工作,他跟我说链家的师徒制度出现,让离职率下降了20%。
师父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新人的陪跑员。
一个企业把业务流程拆解的在细,把奖罚制度定的在完美,都需要人来参与,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变数。
师父的作用就是及时鼓励,及时支持,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当然知道跟客户聊天的时候应该怎么说,做电话销售的时候应该怎么切入,什么时候促单,什么时候缓一缓。
可是新人不知道,每天早上的第一个电话可能就被怼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教练入场,帮他分析并给予鼓励,
公司不是研究出了套路吗,让员工自己用呗,别人的套路始终是别人的,只有不断使用,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
相信我,只要部门领导可以让员工坚持面访20个客户,只要员工不是傻子,这20次中,肯定会一次比一次老练。
与此同时,每个师父都会在带徒弟的过程中重新验证一遍自己的工作方式,毕竟教是最好的学。
团建,集体荣誉感,这些都是作为把员工拉回进度条的方法之一。
HR提供一个进度条,老板不断拆解管理,师父不断制造反馈,让员工每个动作都有回应。
最后留住了员工,成长了教练(师父),繁荣了公司。
请你相信我说的每一句都是错的
刘润进化岛每日思考打卡第十三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