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潜意识在提示人们,如果现在不做一些准备和努力,未来可能会有一件糟糕的事情发生,或者无法突破眼前的现状,焦虑的存在是提示或驱动人们现在需要做些努力,来突破现状或为未来未雨绸缪的。
比如,一个未婚男人,没房,女朋友又不肯跟他“裸婚”,这时他可能就会有焦虑情绪。
如果他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和思考来应对“焦虑”,焦虑就不会消失,他只会一直陷在“焦虑”这个情绪中,无法摆脱。
而如果他积极去想办法,或多挣点钱,或想办法提升女朋友对未来的安全感,等这些事情做完了,焦虑就会消失。
这就是情绪的特点,如果我们能懂得潜意识通过情绪在提示我们什么或向什么方向驱动我们,并遵循情绪的指引去行动或思考,它就会完成任务,然后消失。
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的高低、情商的高低,甚至幸福指数的高低,都跟自己能不能够懂得情绪的提示是有关系的,越是能够懂得情绪在提示自己什么的,越是那些情绪管理能力高的人、情商高的人,他们也更加容易获得幸福。
根据情绪的提示去行动,顺着情绪的驱动去做事情,就是人们常说的“遵循心的指引”。
能够遵循心的指引的人,往往也就是在“做自己”的人,他们根据心的指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他们的生活也往往会更加美好。
只要不会伤害到他人和自己,人们就需要遵循心的指引做事,这样才会幸福快乐。
可以通过以下小练习:
1.觉察到自己有情绪时,问自己,它在提示自己什么?
2.如果自己按照情绪的指引,会伤害人吗?包括伤害自己。
3.如果不会伤害人,那就去做情绪指引的事情。
一个人做事,在不会伤害他人和自己的情况下,跟随心的指引,就不会让自己压抑,不会委屈自己。这不但会让一个人活得洒脱自在,更是一个人爱自己的体现。
而有的人会听不到内心的声音,所以,他们往往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做什么事往往都要问别人自己该怎么办。
有的人内心的声音太多,所以,他们经常会选择困难,很难做出决定,或者今天做出了一个决定,明天又马上后悔了。
一些人在情感关系里的犹犹豫豫,导致自己错失良机或在一段不适合的关系中出不来,往往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而有些人的内心声音太多负面信息,导致自己不敢迈出,所以一直拖延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