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拆掉思维里的墙》
进度: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中国的很多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懂事,要顺从,在家做个乖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长大后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在父母看来,这样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似乎最好不过了,然而却没有考虑到当事人——孩子本人的感受,就如同那个流行的段子:“有一种冷叫做我妈以为我冷”。
中国的大多数孩子从小就背负了不小的压力,在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观念下,父母把很多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有了父母甚至为了弥补自身当年留下的遗憾,而对子女寄予厚望,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要么很压抑,因为长久以来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在生活,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于是一边痛苦一边麻木的继续活着。
还有的孩子则在某一阶段会突然爆发变得相当叛逆,因为在某一刻孩子突然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于是想法设法改变现状,不再被父母继续影响,努力追寻自己的内心,寻找让自己平静幸福的事情。
古典老师在上大学前有点不太自信,他曾在大二的一个晚上对自己的生命发问:你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把答案写在了笔记本上,包括自己最喜欢的10个形容词和一定要做的10件事情,他克服了诸多困难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他生命之旅丰富又多彩。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无限可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追随自己的内心,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