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单薄,是为《姜子牙》二尬。
电影几乎颠覆原著的人物设定。原来的姜子牙,没那么叛逆,即使心中再有疑惑,也绝对做不出毁天梯的“原罪”,他是个乖学生。相反,申公豹,才是调皮的那一个。好吧, 我是看小说《封神演义》电视《封神榜》长大的。
电影里,申公豹成了白莲花,姜子牙则因一点心障被师尊痛打成落水狗一样狼狈颓丧。
这样的设定,见仁见智,按下不表。但导演不是一个好厨师,将新鲜的食材炒成了暗黑料理。

姜子牙,形象设定上,没有特点,是他的特点。被贬前,是中规中矩的大叔,被贬后,是又颓又丧的油腻中年。连一根出彩一点的头发丝都没有。
性格设定上,堂堂一个一战功名万骨枯的神仙,竟然会因为在幻象中的一副元神面孔而失控于“神道”,这也未免太任性太突兀了,就像孔武大将军在沙场余晖下突然要玩过家家一样。他的坚守,他的任性,到他的勇敢,没有铺垫,没有说明,没有发展轨迹。
所以,他一路感叹、打怪,一路呵护小九,拼尽全力,都显得刻板,没有感动到我。
直到看了后面的彩蛋,我才恍然大悟,终于可以解释最大的BUG——why了。原来,姜子牙是个强迫症很严重的处女座。他连哪吒脸上没擦干净都是一忍再忍然后忍无可忍,半夜跑去人家里把哪吒的嘴擦干净,那他困惑于一副元神,执着于一条生命,也就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导演若是把这个彩蛋放在影片前头多好呀。
男二申公豹,完全是为了反衬姜子牙而存在。姜严肃细腻,矛盾纠结,他神经大条,没心没肺,一根筋。师尊说是幻象,他也就认为是幻象。劝师兄要么认错,要么堕落,反正不要在北海干耗着。

申公豹是包容的。他虽然整天叨叨叨个不停,怨这怨那怨着姜子牙,但是也从未真正逼迫师兄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心存尊重。
申公豹是善良的。姜子牙被贬,他毅然决然跟随,陪着后者喝了十年的北风,绝对是真爱了。
但是,申公豹人设上的bug,和姜子牙一样,也是没有清晰自然的心路发展轨迹。申公豹这份真爱,是怎么由开始的嫉妒(成就的落差)和偏见(师傅偏爱的落差)转化而来的。神仙慈悲为怀,看到姜子牙落魄了,心理平衡了,大发善心,消融了那些负面小情绪?
申公豹还有一个重要职责:担任搞笑担当。想来编剧和导演是个不太幽默的人,申公豹的笑话,隔着这么远的银幕,都是满满的尬笑。我宁愿看四不相萌萌哒。这不,电影结束,我一个梗也没记住。
就这样,两个纸片人在我脑海里过了一遍就离开,一点痕迹没留。
我说,整部电影,最好看的,非彩蛋莫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