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中旬,和朋友一道去“江南药镇”考察项目。“江南药镇”这个项目,地方政府的目标是希望打造成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以及成为中成药的提炼和深度研发的高地。在山清水秀的群山峻岭当中,基本上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早年由于交通不便,该区域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十几年前,高速公路开通,保存完好的山沟沟,成了大城市里的人争相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同时,经过三十年多年的经济腾飞,政府和社会层面开始注重环境整治。这时候,那些没有过度开发的区域,反而变成了香饽饽。
和地方政府领导沟通完之后,我对目标地块的理解和政府的理念高度吻合。临近中午,被邀请一道吃工作餐。由于地方政府招商工作的指标压力,不亚于企业的KPI考核。所以,每天都有不同的企业到访。为了接待和沟通方便,我们被拼桌,安排和一位老中医带队的团队坐在一起。
老中医姓周,进门入座,鹤发童颜,气色相当之好。退休前是301医院的专家医生。入行的时候,学的是西医,中途改学中医,可谓中西医融会贯通。现代人经济条件好了,对于养生和治未病的关心程度日趋提高。我自己也自学了三年中医。难得见到医学大家,席间的话题,当然离不开医学养生方面。
周教授也不摆谱,落座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反对当下流行的饮食清淡的观念。他说我们生病的时候,去医院挂点滴,也叫挂盐水。其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氯化钠不就是盐吗。人就应该吃的咸一点。因为,盐摄入多了,就会形成身体内盐浓度提高,身体对于多余的物质就会自动排出;而且吃盐多了,必定会多喝水,从而加快身体代谢。他说吃的清淡,人体会感到乏力,这是盐的摄入不够造成。
这让我联想到小时候,每当夏天汗流的特别多,母亲就会提醒我吃的咸一点。她说“多吃盐,就会有力气”。这句非常朴实的话,对于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母亲来讲,应该不是从书上学来的。它一定来至于民间的代代相传。因为,这种俗语,包含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自有它生生不息延续下来的价值所在。
我问周老中医:“那为什么现在主流的饮食和养生观念都提倡少盐、清淡为主呢?”
他说这是欧美和日本流传进来的观念。包括食用油,其实最好的食用油是动物脂肪,比如猪油。席间周医生没有提到植物油被西方垄断的话题。但是,回味自己小时候吃过的猪油拌饭,一口下去,不仅满口流油;而且香气扑鼻。有时候自己去买菜,也会买点肥肉回来熬成油,在做蔬菜的时候,尤其是茄子、土豆吸油量大的蔬菜,用猪油炒,确实口感不一样。
期间周老中医跟我们将了一个案例。前几年,他被邀请去北京开会,会议的核心就是推广“六克盐”,也就是与会专家,希望在全国推广每人每天只要摄入六克盐就好的观念。他是当众反对这个理念的人,因为他的观念是要多摄入盐;而且,个人个体条件不同,哪有统一的标准。
周教授改学中医的原因,在于他反对西医动不动就切除人体组织。一个人划了一个伤口,如果不是很大,涂点药水就好了。因为,人本身就有自愈能力;并且,自愈的伤口是不会留下疤痕的。西医上来就是缝几针,等拆完线,伤疤就会长久留在身上。
这个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在苏联时期,为了防止阑尾炎,新生儿都采取阑尾割除。但是,后来发现,阑尾可起到免疫、分泌消化酶、储存益生菌的作用和功能。所以,我一直认为:人体的每一个组织和器官,都有它的功能,在万不得已的前提下,能不切除就不要切除。
最后,周老中医给我们的养生建议就四条:,也是他在南昌给政府领导讲座的核心:
一是心态要好,情绪要稳定;
二是注意饮食,大鱼大肉没问题,喝酒他是建议喝的;但是,不要过量,而且喝酒就要喝高度酒;
三是睡眠要保障;
四是适当锻炼身体。
上面这几条非常朴实,人人都能做得到。因此,养生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就是我们的生活日常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