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怎么去说。
我的表达能力不知不觉消失了么?我越来越习惯于沉默。我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这意味着我正在逐渐失去自我。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鲁迅先生《野草·题辞》的第一句话,当初读到它时,很难理解他在说什么。而如今,我似乎有了一点体会,大概就是现实让人很无语的意思吧。
曾经,我读《火与冰》能读出强烈的共鸣,为余杰那犀利而深刻的思想暗暗叫绝,可如今再读时,竟觉得是那么的平淡无奇。
曾经,我会因看到图书馆的书上那些“隐形批评家”所做的文学批评而愤怒,还专门写一篇《隐形批评家》去讽刺,可如今就算你把图书馆的书烧了,我也没什么意见。
曾经,我会因不明不白的年级费而跟辅导员当众争论,可如今领导说开会时电话响了要交“成长金”,我也会乖乖地去交。
曾经,我会为自杀的杨元元鸣不平,可如今李星星遭遇养父鲍毓明性侵,我也没有表现得怒不可。
……
我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沉默,这是为什么?我想,大概是因为我曾经说过的“就算是《哈姆雷特》,你让人连续看100遍,他也会觉得好笑”吧。
如今我究竟是怎么了?我变聪明了么?我成熟了么?从现实利益角度来看,答案好像是肯定的。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还有个疑问:这究竟该叫成熟还是世故?
世俗的力量就如此强大如此不可抵挡么?我就如此不堪一击么?目前,我还表示怀疑,我还想反抗,我还想挣扎!我决心作一点改变,决心回头找找曾经的自己。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圆滑。是的,我是在变得圆滑。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没有沉默了,甚至有时候竟然表现得愤怒了,那么请相信:我不是要装逼,我只是想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