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第二十四课( 离娄章句上(一~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仁

孟子第二十四课( 离娄章句上(一~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仁

作者: alice1984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15:09 被阅读0次

    8.17学习孟子第二十四课( 离娄章句上(一~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仁者揆道居高位,以仁政平治天下。)原文如下:

    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艾婷的分享:

    坊间流传的问题:儒家和法家,到底哪个为中国贡献大?其实这是不了解儒家和法家的来源和根本,才会如此发问。儒家也讲规矩,法家也讲人情,各有千秋。今天主要讲儒家,儒家的规矩不以法为核心,不以强权来维护法,把法变成人人效法的榜样,立出善的标准。

    一.离娄(在黄帝年代,离娄为黄帝找到一颗丢失的珠子),相传视力非常好,公输子,即鲁班,有才干。规,画圆的工具,圆规;  矩,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以离娄的视力和鲁班的才能,如果缺了规矩也不能造出一个圆来。

    二.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成五音,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规矩,法,仁政会有一个方向,使百姓从满足物质到精神,在当下面对问题具体调整,沒有具体的方法来对照,因为时代在变。比如现今如果用周公、孔孟时代的礼节就不合适。一个人拥有善心,如果没有把事情做好,要看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的发心去延伸,善与法两者结合,法就是在善的前提上扩充开,让民受到恩泽,此为先王之道。法是人心当中出现,从一颗希望所有人都好的心为出发点,根据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不是一成不变。善是心,不忘初心,法从心能显现用到各个方面的方法,规矩。

    三.人心,善心可求,求的是本位的人善之心,为仁者处于高位,想百姓之所想,仁者在高位,拨起仁政;一味强调法的作用,想的是自己的欲望,不仁者在高位,想着如何统治百姓,拨起暴政。

    四.上有礼,下有学,民心孝悌,国家蒸蒸日上。儒家的规矩:人伦。圣人把人伦做到极致,为君尽君道,为人君,止于仁;为臣尽臣道,为人臣,止于敬。道就两个:仁与不仁。人不论地位高低,都要修仁德。天子修仁德,保四海,百姓修仁德,保自身。

    家庭生活中,工作中,社会各种场合中,规矩是从自己出来的,先自己做到守规矩, 才要求别人守规矩,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别人的榜样,提升价值观念,提升素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第二十四课( 离娄章句上(一~二)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xt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