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和书单推荐
[#意译]怎样阅读一本非虚构的书

[#意译]怎样阅读一本非虚构的书

作者: fhhha | 来源:发表于2016-08-27 11:17 被阅读0次

译者水平有限,完整理解建议阅读原文<How to Read a Book>
作者:Paul N. Edwards


对象:工具类、期刊论文、科技、财经、历史等非虚构类书籍
目的:精准、快速地学习
流程:探索-理解-记忆
需注意的是,不要逐字逐句去研读,我们目的在于快速地获取信息,而不是完成“阅读理解”。

技巧详解

了解作者及其所属机构

了解作者有助于判断这本书的质量和重要性。(这决定了我们有没有必要去读这本书
要明白作者是人,他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育程度、职业、早期生活经历、个人经验;他们的偏见、盲点、经历起伏、欲望及其成就、价值观、客观性、洞见能力等等。
同时,许多作者也属于一些机构,如学术机构、公司、政府、新闻、媒体。它们有各自的立场和行为方式。
试着这样去问:
是什么造就了作者的知识视角?他(她)的职业,是学者、记者、教授、医生、律师、科研工作者还是其他什么?他(她)的专长?其他论述?成果?知识网络?性别?种族?阶级?政治偏好?写这本书的原因?时间?面向的读者是谁?是私人基金、政府还是商业组织等为这个研究付钱?序言是谁写的?……
以上信息可以通过“致谢”、“参考文献”、“作者生平简介”有所了解。

了解知识背景

知识背景包括了本书的学术学科、相关思想流派以及赞成或反对作者观点的人或机构。
一本书大致上是在回应其他作者,知道作者在对“什么”或“谁”进行回答,能使我们对该书有更好地理解。

通读

不要太在意细节,而是记录那些主要论点。

明确阅读目的和手段

在开始阅读之前,需要明确“为什么”“怎样读”
可以在开始时回答如下四个问题:

  • 作者是谁?
    
  • 该书的论点是什么?
  • 该书的论据是什么?
  • 该书的结论是什么?

然后,试着去想:

  • 这些论点、论据和结论的弱点是什么?
  • 我们对这些论点、论据、结论怎么看?
  • 作者是(会)怎样回应那些弱点,还有我们的观点?

在阅读时去寻找答案,当我们完成阅读时应该能回答以上问题。
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 想象我们是为了投稿而复习这本书。
    
  • 想象我们和作者间进行一场谈话或者正式的讨论会。
  • 想象一场关于本书的考试——会考些什么?怎么回答?

主动阅读

在开始时就提出我们的假设(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和问题(作者是怎样知道……?)。
把我们的假设和问题记下来,并在阅读时验证。完成阅读后,复习这些笔记。

读三遍、读三遍、读三遍(三个阶段

每次阅读目标不同,三次过后基本就把这本书搞定了。

  • 第一遍:泛读——探索(5%-10%总耗时)
    此时的目标是探索。标记出那些看上去重要的标题、段落、句子,提出疑问。总之,不用太仔细啦!
  • 第二遍:细节——理解(70%-80%总耗时)
    这次的目标是理解——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并评估他(她)的论据。特别关注每个章节的首尾和主要部分,还有在第一遍阅读中标记的部分,并全部回答之前提出的疑问。
  • 第三遍:笔记——复习和记录(10%-20%总耗时)
    最后一遍阅读的目标是记忆——通过自我思考,简明地写出论点、论据和结论。一般每100页的文章有1-3页的归纳是比较合适的。不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让你的笔记容易查找。可以配合Endnote(Evernote\为知笔记)等文献管理工具。

限定投入时间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设定时间限制并严格遵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事实上,越是直接、现实地面对我们的限制,我们会表现得更为有效。

按时和计时

首先,人的注意力很难维持一小时以上,因此间断地学习更有效率。同时,进入状态和调整状态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如果想要专心阅读一小时,那么最好预留出一小时十五分钟的时间。
其次,三遍阅读的时间分配要合理。可根据文章的难易、重要性和我们可使用的时间来适度调整。

关注高信息含量的内容

大多数非虚构类图书的文章结构是“沙漏型”——首尾论点结论,中间论据。因此可以借此通过以下几个地方来帮助了解一本书:

  • 封面、封底和靳口(inner jacket flaps)
  • 目录
  • 索引——可以找到哪些是最重要的术语
  • 参考文献——告诉我们该书的来源和知识背景
  • 前言/简介/摘要
  • 结语
  • 图表——比文字包含更多信息
  • 章节介绍和结语
  • 各级标题
  • 特殊文本格式——粗体、斜体、序列、列表

运用个人文本标记语言(personal text markup language)

主动阅读的关键之一就是标记。从泛读阶段就开始进行标记,这有助于减少阅读量和找到重点。
但是,不要过度标记。标记的目的在于提取精华,精简知识点

  • 平均每页不超过2-3个简短的标记;
  • 使用下划线,尽量画词语或句子,这样便于记忆;
  • 在空白处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段落或章节大意。

印刷品 vs. 屏幕

长时间面对屏幕比面对印刷品更易使人疲劳,但是屏幕的使用频率更多一些。同时,在屏幕上做标记也比在纸质书上更为困难。
但是,在自律的前提下,我们可以:

  • 借助PDF软件(Acrobat\Apple Preview\PDFpen\iAnnotate\Goodreader等);
  • 运用语音识别工具(功能);
  • 用Kindle之类的阅读器可以将笔记直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做笔记的时候,“粘贴复制”有利于后期引用或查找来源;而真正的“做笔记”则在学习记忆和精简内容更胜一筹。这一点对于“链接”(Links)同样适用。

运用文献管理软件

Endnote\Bookends\Zotero\Mendeley\CiteULike等软件优点多得不想说了,但是它们难免会有一些不足。越复杂的软件学习难度也越大。用那些包含主流文档格式的软件。
涉及到电子设备,关键是自律。恰当地使用它们,打造庞大、有序的个人知识库,不!是!梦!

运用潜意识

长时间的专注会使大脑非常疲惫,大约一小时后,我们理解和记忆的能力就会急剧减弱。因此每一、两个小时就休息一会儿, 休息时,我们的潜意识会处理那些读过的内容。当我们开始下一个学习时段,问自己关于前面的内容还记得多少?目前关于它有什么看法?还需要学些什么?

多种形式的练习

学习和记忆,重点在于练习。
所以完成一本书后,针对它的内容进行自我测试;同作者讨论;假设在作者的立场下,我们会怎么写。
向别人介绍;与他人讨论;写点什么;把能视觉化的内容尽可能地视觉化。从听、说、读、写、观各方面来帮助记忆,融会贯通。

站住,别跑!

练习以上技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至少是几个月——而且绝不会比过去那个舒适、被动的阅读习惯更加容易。但是,但是,但是,一旦掌握了这些技巧……(后面还用我说吗?


祝诸君阅读愉快!

相关文章

  • [#意译]怎样阅读一本非虚构的书

    译者水平有限,完整理解建议阅读原文作者:Paul N. Edwards 对...

  • 阅读小结

    中午整理书籍的时候,发现2018年阅读11本书,9本虚构类书籍,2本非虚构类书籍,写了4个相关书评。 我读虚构类书...

  • 怎样阅读非虚构类畅销书?——Day11

    今天开始学习第十一讲《怎样阅读非虚构类畅销书》。 非虚构类社科书籍,按照“知识树原理”筛选、阅读即可。 非虚构类畅...

  •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及重心丨《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是一本非常具有实操性的写作教导工具书。它的另一个名字是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如题,这本是关于非虚...

  • 做个读书实验

    即日起,做一个读书实验:每周阅读一本非虚构类的书,将读书笔记加实践记录在这个文集中,进行一年。 这个实验里的几个核...

  • 读书,为了输出

    2018年3月份,我开始阅读主打认知类的书籍。之前看到网上有人一天可以读完一本非虚构类的书,便想着经过训练也可以有...

  • D286:1个月4本书4万字笔记

    9月3号开始在早起读书群,读财富财报的书,10月7号结束。1个月读完了4本非虚构类的书。不仅非虚构,而且是财报财富...

  • 2016 10/02 33/70 晚间打卡

    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虽然只是看了第一章,但是已经明显感觉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阅读体...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如果你还在为怎样读一本书而苦恼,那你一定要读这本书。这是一本非常系统的教人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不仅有方法,更有理念...

  • 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为什么要消化一本非虚构类书:为了获取新知,习得新技能,让自己获得进步,改变生活。 一、阅读速度是个没用的概念。 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译]怎样阅读一本非虚构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zz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