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不再追求心安,便是“我已给你安心”

不再追求心安,便是“我已给你安心”

作者: 黑诗人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13:06 被阅读0次

有个词叫“心安理得”。

可以解释成“心安下来,道理也明了”,也可理解成“因为心得安定,所以自生智慧”。

无论哪种解释,都在突出,心安是人们恒久追寻的话题。

人一辈子追求价值,但买保险明显是亏本买卖,却依然成为众多人的选择。

你若询问,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我是花钱买个心安。

一些人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你若问他原因,也会得到这样的回答:只为心安。

人赚钱是为了心安,人学习是为了心安,连修道也是为了心爱。

所以有个词叫安贫乐道。贫为众人之所恶,反而近于道。

人的很多行为和念头,符合宇宙的熵增原理,觉得多好少坏,上好下坏,前好后坏。

我们总是不经思考,盲目地追求熵增的方向,以为这就是人生终极的答案。

实际上,熵增只是一种惯性。被惯性驱使着生活的人,是没有自主能力的。

而无法自主,则是远离心安之道。

所以,无论贫富贵贱,重要的是自主心灵,不去被外界的惯性唆使,做出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原因的行为,盲目从众。

禅宗有一个典故。

二祖惠可大师,为了求得究竟解脱之法,来到达摩祖师面壁处,询问安心之法。

达摩祖师点头,叫惠可大师取心来与他安。惠可大师沉默片刻,摇头道: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印证道:我已为你安心。

惠可大师当下开悟。

我听过一个说法。开悟者,体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有事物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

这是本具智慧生起的妙用。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总是心神不宁?

究其本质,其实在于我们总自然而然把一个事物当作了永恒,所以产生恐惧、拒绝、逃避。

恐惧贫穷的人,心理已经认定自己会永远贫穷;恐惧孤单的人,心理打上孤独终老的烙印;恐惧分离的人,心里总觉得一切美好事物必须永远停驻。

其实很多事情,无论执不执着,都在不停变化。有时候,过度的执着,反而是在阻止事物变化,将我们本来厌恶的继续递延。

就像二祖惠可大师,向达摩祖师寻求安心之法,虽然各方面修证很高,很多事已经放下,但对于心性一事,依然执幻为实。

他之所以请祖师与他安心,正是因为他觉得此刻不安的心是永恒的。这颗心,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持久不安,他难以忍受不开悟时的迷惑与痛苦。

所以,当他反观内照,发现自己并没有一颗永恒不安的心后,顿时心光朗然、云销雨霁。原来自己本无一颗需要变得安住的心,一切只是自寻烦恼。

加之达摩祖师为他印证此时的境界,他便一下契入空性智慧。

明了与迷惑,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便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佛,一念魔。

一念清醒,则本自具足;一念入迷,则欲壑难填。

当然,道理虽然如此,但想要在生活中持久安住在无所住的境界,却需要长久的内观积累,用微习惯来给生命带来真正的蜕变。

相关文章

  • 吾爱吾心安

    心安,安心。 从心动到安心。是人生始终如一的追求。安心,胜过繁华万千,胜过甜言蜜语,皆因吾为吾心安...

  • 安心

    作者:学山禅师 顶礼师父,经常看到善知识开示“安心”、“安住”便是究竟,弟子不明,到底如何是安心?心安住在哪里才能...

  • 安心.心安

    風是甚麼顏色? 歲月悠悠默然無語 在凝止的時光裡 你定靜的身影 曾是我暗夜落腳的心安........

  • 心安,安心

    我们的一生都希望有那个几个朋友,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 一直都在说,我的朋友很少,可以说极少。毫不夸张,除了...

  • 安心,心安

    “放心,有我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 “对接好了放心吧,需要什么随时说” “晓燕没事,有我们在怕啥” ...

  • 安心 心安

    安心 心安 今天参加了一天的心灵散文写作课。 中午饭时间,收到一个女友W的信息:“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我脑子...

  • 心安便是

    我们家七大姑八大姨,家族群里有120多个人。 我爸爸在最难时,有个兄弟帮助过我的爸爸。 现在过好了,爸爸给了些钱兄...

  • 青春不归

    愿你不再颠沛流离 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此心安处便是家

  • 徘徊

    打算先不考研了。 顾忌太多,想法太杂。 安心安心。

  • 如果有一天 你看得 我不再快乐 不再追求 不再能给你带来希望 那你一定是在梦里 或者,我已远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再追求心安,便是“我已给你安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ay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