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也就是说,所谓的知识,最终只不过是一些信息,然而,它们也不是任何信息,而是:
1、 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2、 更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于是,绝大多数的信息,谈不上是知识。
定义清晰,会使我们有不一样的选择和行动。
于是,分辨知识就很容易了,无非问自己两个问题:
1. 知道了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
2. 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不论做任何比较或者选择的时候,大家其实都可以引入这么一个维度:时间。因为它几乎是你不得不消耗的有限资源,所以在决策的时候能够把它考虑进去,显然对于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是有帮助的。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更有价值。
逻辑学,显然就属于这一类。它可以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他也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概率论也是这一类,它与逻辑学结合在一起,就能做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英语更是这一类,掌握它显然(即便是听说读写中只掌握了阅读这一项也都可以)能让你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你再想想看,编程是不是也属于这一类?最终,这类知识也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通识” —— 即,哪儿哪儿都用得上的知识。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什么的,跟知识完全没关系。对于普通个体来说,体系化又从何而来呢?我有个理论,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很多时候你无法凭借现阶段的眼光,来判断这个知识在未来是否有用。
感悟
1.知识是在众多信息提炼出来并被大家所认可的存在。信息具有时效性,但知识没有
2.感觉信息经过加工,总结,在已有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归纳后,才能便成为知识。
3.信息和知识的关系
没有信息的时候知识没有用;
信息是真假的问题,现代人大部分时间耗费在评估信息上;
通过积累的信息可以分析出知识;
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知识比信息更有价值,不正常的除非。
4.有的信息可能永远也转化不成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