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一起来到一家茶馆。
茶馆里桌椅排布得错落有致,青石地面、茶几、书画也都透露出一股浓重的传统味道。鹦鹉在鸟笼里低鸣,仿佛在向茶馆中的过客讲述自己的身世,倒也赋予此处一种别样的意义。
母亲说,她喜欢这里,像回家一样。
大概人人皆有家,可是,如何真正睇清“家”的概念?说到底,什么是家?
母亲凝视着窗外,用缓慢而略带伤感的语气对我说:“你知道吗,妈妈的外婆家啊,像极了这里,都是瓦房,对着一条老街,小时候放了假,妈妈就爱去玩,大人们就聊天,家家都传出锡剧的声音·。”说这话时,母亲深情地望着对街的瓦房,似乎在寻找当年的痕迹,在品味岁月,在回忆那缠绵悱恻的过往。
对于母亲来说,这就是“家”,老房子固然早已拆去,年华也早已逝去,但回忆中的声音,面孔,场景,感情却糅合在一起,随着岁月而凝结,沉淀,以无形却永恒的姿态赋予她无限的意义与尊严。“家”的情结,可以像个老朋友一样陪伴她成长,求学,结婚,成家,生子……每到一个地方,每变一种身份,“家”便被赋予以一种新的价值,她可以去美国,台湾,马来西亚,她可以和任何人交流,她也可以热爱任何一种其他文化,但是,属于她的“家”,只有一个。因为“家”,她永远知道活着为了什么。
你可能学过英文,却绝不会追求所谓“洋气”而丧失对于汉语的热爱; 你有机会欣赏最繁华的都市,去纽约,到巴黎,但令我们魂牵梦绕的也许只是故乡残破的一砖半瓦;你也可能聆听过最动人的歌剧,品味过最雅致的舞蹈,然而当锡剧的唱腔重新萦绕你耳畔的时候,你又为何被诱发那一秒感动?
这,就是“家”。
我置身于茶馆中,品茗在时间里,我想,将来我会留学澳洲,接触到各种文化,与各类人交流,但我是否会因此改变?多年之后,我又该如何证明自己来自一个独一无二的过去?
基于这样一重考虑,我们对于“家”的认知是尤为重要的。在国内,我的“家”指代的可以是无锡,是东林苑,甚至可以是太湖,而在国际上,这个“家”毫无疑问指代的是中国。而我们对于这些大“家”小“家”,又有多少实质上的了解?对于它的历史,人文和变迁,又具备多少内在的感受?在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愿意放下手机,认真地了解一下父辈们走过的足迹,思考一下“爱国”,爱的究竟是什么?在此种意义上说,我们怎么可以连“家”是什么都不了解就说自己爱国爱家?说真的,我们真的在以一种深刻的,理性的态度全身心地维护我们的家吗?在“家”的背后,又藏着些什么?对于“家”,我们应该尽以怎样的责任?
中国这个“家”,绝对不只是教科书所说的长江黄河和唐宋明清,你说,我说得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