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想法
曾国藩:牢记五件事,方能成大事

曾国藩:牢记五件事,方能成大事

作者: 修养女性论坛芊妤 | 来源:发表于2022-02-04 08:42 被阅读0次

人生于世,许多挫折失败皆归根于一个“惰”字,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勤”。勤可治惰,勤可治庸,勤可补拙,勤可修身。

曾国藩说为官者当有五勤:

“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

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

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

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

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

曾国藩的“五勤”之道,虽是为官从政之道,其实也是为人处世之道,今天我们重温曾国藩的“五勤”之道,或许能有受益。

身勤: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曾国藩曾说“余谓天子或可不亲细事,为大臣者则断不可不亲。”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军中要求自己每天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早起”成为军营中的无声纪律,他手下的幕僚、将领无不早起练兵,由此曾国藩统领的湘军逐渐强大起来。

眼勤:从细微之处识人

曾国藩的谨慎处事是出了名的,尤其表现在用人方面。

曾国藩把具体考察人才的方法归纳为“询事”“考言”“奏折”“诱迫”四法。他主张对人才宜“留心察看,分别贞邪”,包含相貌、言语、举止、行为等各个方面,曾国藩无时、无地不注意观察人才,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使用。

一次,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国藩刚好饭后出外散步,便命三人在室外等候。等到散步回来,李请曾国藩传见三人。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鸿章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阴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鸿章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曾国藩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毕恭毕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重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一双识人用人的慧眼。

手勤:养成良好习惯

曾国藩一生养成了三个好习惯:

一是反省的习惯。曾国藩每天都写日记,他曾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曾国藩通过每天写日记,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断修炼提升自己。

二是读书的习惯。他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坚持看史书不下十页,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三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得以人才辈出。

口勤:注重与人的相处之道

曾国藩认为同僚相处“两虎相斗,胜者也哀”。“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据说他开始同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关系并不好,咸丰三年,曾国藩在长沙初办团练时,骆秉章压根儿就没把他这位在籍侍郎放在眼里,对曾国藩的工作也不是十分支持。当绿营与团练闹矛盾时,骆秉章总是站在绿营一边。尤其使曾国藩愤愤不平的是,当湘军靖港兵败,骆秉章竟百般讥讽,幸灾乐祸。尽管如此,曾国藩对骆秉章还是采取包容忍让的态度,在他为父守孝后第二次出山之时,特意到骆府拜访,态度既谦恭又随和,这使骆秉章大为感动。

曾国藩对同僚是相互规劝,对下属则是再三训导。

曾国藩说:“居高位者,尤其不可盛气凌人。当思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会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在曾国藩的耐心训导下,下属与幕僚皆同心协力,业绩不凡。

心勤:磨练坚定的意志品质

据说,曾国藩幼时天赋不高,背诵一篇短文要花不少时间。有一天晚上,曾国藩又在背诵一篇文章,一个小偷潜伏在他家屋檐下,打算等曾国藩熟睡后再偷偷溜走。结果,天快要亮了,曾国藩仍在一遍遍地背那篇文章,没有睡的意思。小偷等得实在不耐烦了,跳了出来对曾国藩怒气冲冲地说:“你笨到这种程度还读什么书!”说完,他便流利地将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曾国藩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品质意志。正是他这种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信念,造就并支撑了曾国藩一生的成功。

相关文章

  • 曾国藩:牢记五件事,方能成大事

    人生于世,许多挫折失败皆归根于一个“惰”字,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勤”。勤可治惰,勤可治庸,勤可补拙,勤可修身。 曾国...

  • 曾国藩: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曾国藩:性格犹豫,做事不坚决的人,牢记4句话,迟早会成大事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曾国藩在其文...

  • 读书‖《曾国潘家书5》(377)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读的是《曾国藩家书》书中的第五部分:牢记三件事,有个好人缘。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 成大事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0200414成大事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传》阅读分享11 辛酉政变后,曾国藩不降反升,得到了慈禧...

  • 格局决定人生,谋大事者都懂得这样提升自己的格局

    作者 | 卫斯理(全网同号「卫斯理说」)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成大事者,首重格局。” 小成靠勤奋,中成靠智慧,大成...

  • 【皮先生之思】对事超脱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一个人大事难成,不是才华不够,机遇不到,是因为心中的格局太小,不够大气。 这点我很...

  • 不忘从教初心是最好的锦鲤

    不忘从教初心,方得育人始终,牢记教师使命,方能砥砺前行! ——这是从教赐予的锦鲤 ...

  • 谦虚做人,淡然处事

    谦虚,方能成大器,淡然,方能成大事。可是这个世界恰恰有许多不能成大器,不能成大事的人在吠叫。 无论你多...

  • 八本三致祥

    读唐浩明版《曾国藩传》,偶见曾国藩于危难时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信,要求牢记八本三致祥,后来再了解知道曾国藩在荷叶塘的...

  • 洋务运动最大的遗产——留美幼童

    1872年3月,晚清重臣曾国藩,走完了纵横捭阖、宦海浮沉的一生。五个月后,曾国藩此生最后一件呕心沥血的大事,终于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牢记五件事,方能成大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oj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