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戏的这些年

看戏的这些年

作者: 唐子THU | 来源:发表于2015-04-09 02:06 被阅读0次

今天写论文遇见了大问题,烦恼不堪。论文和戏相关,既然很久没写过闲情逸致的小文了,就干脆写点儿什么和戏有关的,抒发一下愁绪。

看戏是从大一开始的。

以前从没想过看戏,脑海里全是《雷雨》,觉得话剧真是无趣的东西,将一些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在台上演一遍,你被关在屋子里,不能快进,不能离开,为了那零星半点的精彩苦坐几小时。

大一时候的男友是学校里话剧队的,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陪他背过台词,看过他演的戏。那时候他排演的是《马》,那是我的话剧启蒙,一次非常有趣的经历。

听台词,大段大段的念白,完全没有逻辑的句子,有诗意,无故事,完全不知道他演的这个角色是在抒发什么。到了当天,舞台上左侧一座木台,一张床,示意男主角的家。中间有时候是心理医生的家,摆上一圈椅子,人站上去便是一个马棚。舞台右侧坐了一排演员,正襟危坐,随时进戏里,演完了就出来坐着,偶尔还和戏里的演员相互致意。

整出戏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这些场景在我脑海里存了那么多年。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哦,戏是能这样排的。配合着灯光,配合着空间,配合着音乐,五感交融。演员从语言到肢体,都可以不需要什么逻辑,只是象征性地表演。

我特别喜欢这位导演,大学期间都爱看他的戏。尽管他那时候只是学生,但我觉得他的天分,不比那些在大剧院里排戏的导演差。他的毕业作品是《樱桃园》,没看过彼得布鲁克的,也没看过原著,他的舞台空间感实在太好,戏做得很漂亮。排的一个爱情剧《很爱很爱你》,一边哭,一边觉得这戏真美。

后来看了不少人艺的戏,因为人艺特别好,有学生专场,很便宜的票价就能买到好座位。《茶馆》、《天下第一楼》、《窝头会馆》、《蔡文姬》、《日出》、《知己》、《洋麻将》、《喜剧的忧伤》……陆陆续续看了好些,都记不清楚了。还看了录像版的《哗变》。

最喜欢的是《茶馆》和《洋麻将》(非人艺的戏,应该是邀请来的剧团),典型的三一律戏剧,却比好些号称实验先锋的戏好看多了。扎扎实实,从从容容。不为了悲情给你看,也就没有那些矫情的俗气。《茶馆》是天时人和的绝世之作,时代的际遇,老舍的语言、性格和身世。《窝头会馆》想要重演这样的时代悲喜,却恨不得堆齐各种悲剧的要素,看得无痛无痒。《茶馆》是作者的切肤之痛,而切肤之痛是不能直接言说的。他不说,你却懂了,这才是艺术的魅力。叙事剧,可能害怕的便是坦率吧。

人艺是扎实的斯坦尼戏,现在人们总爱批评它,似乎反斯坦尼、反写实了,自己便是先锋了。有一阵我都怀疑自己,我喜欢《茶馆》,便是我的审美落后了吗?有一回看了《一个推销员之死》,符合当代审美的舞台布置,但总觉得像是在哗众取宠,演员也像中途才跐溜进了角色里,声音尤其不在状态。这时候就会想念起人艺的老演员们来,开放自己的肢体,先得能够控制自己的肢体呀。于是乎我才觉得,好的艺术是不会落后的,形式是个壳,用得好的好艺术便留存,用得好的坏艺术便被时间冲刷干净了。

孟京辉的戏。也很是赶潮流地在蜂巢看过《恋爱的犀牛》。坦诚地说,没看懂。只记得哗哗的水流,疯狂的奔跑,和隐藏在舞台后面的小阁楼上的现场乐队震惊了我,那几首歌也很好听。没想到时隔多年,花大价钱看了《活着》的首映,竟还是这水、奔跑和乐队。

当然中途也看了其他的孟的戏。曾经看过一两部小戏,深感花钱不值,学生都是囊中羞涩的,后来便告诉自己在挣钱以前,只看有口碑的戏。孟京辉是先锋,正合年轻人的需求,口碑自然好,便也看了几出。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是挺喜欢的,有表达,有诉求。《两只狗》既没笑,也没记住讲了什么。回想起《恋爱的犀牛》,整体而言,我觉得我是不会喜欢孟导的戏了。人艺的矫情是艺术没处理好的“过火”,对艺术是虔诚尊敬的。孟导于我就是“作”了,带着一股子玩世不恭,在生活中我就不爱这风格的人,看孟导的戏我也喜欢不来。我大概还是个特别传统的人。

赖声川的戏。《暗恋桃花源》、《疯狂电视台》、《宝岛一村》。都是带有喜剧色彩和娱乐气质的戏,赖导的戏就可爱多了,是那种现代小城市的气质,通俗,亲切,不觉得我比你牛逼,不觉得自己牛逼,观众和导演同样是市民,离开剧场,都是那些柴米油盐的事。

《暗恋桃花源》笑得停不下来,后来学校里复排,又笑得岔气。现在慢慢懂得看戏了,才知道那样的戏剧结构很不容易,和《疯狂电视台》一样,都有很强的实验性。你看我又要说孟导了,大家都是实验性,怎么赖导就分外亲切呢。看者无压力。想起云门舞集2在学校的演出,其中有一个节目是导演在台下让演员按照指示即兴做出动作,那么创新的戏,也是让观众笑呵呵地看的。这莫不是宝岛的特质?

《宝岛一村》,像是娱乐稀释版的《茶馆》。《茶馆》是无奈,《宝岛》是唏嘘。

说到城市气质的戏,看过林奕华的《贾宝玉》。当时的感想,是“才知道原来演员的肢体可以使用到这样的程度”,以及,满满的香港城市气息。这是城市人的爱恨。

很惭愧,大导的戏,没看过录像,现场只看过一部半。看了一部《说客》,小剧场的戏,挤在最后一排的角落看,回来发了微博说喜欢场边什么乐器都能来点儿的乐手,竟还被他感谢了,惶恐不已,又觉得小戏不易。很好看的戏,形式上放松但又有一股劲儿,不散,但又诙谐。但并不是幕幕都好看,这又是整体的缺憾了。这便是残存的印象。

还有半部《老舍五则》,不敢说自己看过。在北大百年讲堂,支撑着看了大半场,台词竟是多半没听见,恍恍惚惚。

最喜欢的放最后吧。(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 看戏的这些年

    今天写论文遇见了大问题,烦恼不堪。论文和戏相关,既然很久没写过闲情逸致的小文了,就干脆写点儿什么和戏有关的,抒发一...

  • 看戏看戏

    好就没有看戏了,今天带小米粒儿子去熏陶一下 找到亮点了吗?本王撒了一身奶茶不自知~~真是呵呵哒了~

  • 看戏看戏~

    真是有点羡慕老年人呐,不光是每个月可以领钱,精神方面也是被滋润地红光满面。 无锡的地方有一种戏曲叫锡剧,如果在几十...

  • 看戏就看戏

    看戏就看戏,真实归真实。 看了一天传统京戏《红鬃烈马》,薛平贵西凉称王,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最后盼得薛郎归,《武...

  • 2021-10-25

    看戏 文/刘洁成 过去不论是看戏还是看电影,我们都叫看戏,门票都叫戏票。有了电视,我们可以在家看戏。《亮剑》、...

  • 京剧

    一,我看戏曲 小时候,看戏也是喜欢的,不过看的是热闹。大一点,看到老年人看戏觉得...

  • 『看戏』

  • 看戏

    文/西窗君 按: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无论是戏还是人生都要本色出演,演的好,成名角,活的好,有奔头。小小一出戏,淡笑...

  • 看戏

    是在幕布后,我看见了你 端着一面镜子。孑立 看着另一面镜子里的人 如同看这一面镜子里的你 一个个有不同的往事 都一...

  • 看戏

    1 今年五月,我莲盛有幸请来了湖州青年越剧团来巡演,依次是朱舍村、西宋村、谢庄村。演出结束,她们就要离开莲盛,另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戏的这些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oz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