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儿童侵犯行为?1973年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指出侵犯行为是指一种行为对他人或生物造成身体或情感的伤害,或者是与扼杀生物、损坏或破坏物体相连的行为,如攻击别人、扔东西等。儿童侵犯行为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问题行为。这种行为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有时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2、侵犯方式:(1)口头或象征性攻击(予以拒绝或收回某种利益,身体攻击)(2)间接地攻击行为(诅咒或伤害对冒犯者有重要意义的东西)(3)替代性攻击(共计无生命物体,攻击另一个人)
3、侵犯理论:(1)本能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侵犯行为是人的本能)(2)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侵犯行为是后天习得的)(3)挫折侵犯理论(一个人在遇挫折时,会增加一个人做出侵犯行为的可能性)。
4、影响侵犯行为产生的因素:(1)温度(有研究表明,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线性关系)(2)兴奋转移(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着情绪的激起)(3)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是自身自我控制系统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4)酒精(5)荣誉文化(美国南方人)(6)性别(男性倾向于公开表现出侵犯行为,而女性倾向于偷偷进行攻击,平常的环境中,男性比女性更具有攻击性,但当受刺激时,性别差异变小)。
5、儿童侵犯行为的特殊原因:(1)情景引诱与榜样示范是诱发儿童侵犯行为的重要因素(2)社会心理学认为,不恰当的惩罚会强化儿童侵犯行为(3)环境与教养方式对侵犯行为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6、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让儿童对行为进行分析,分清自卫与侵犯行为的区别,并告诉孩子:自卫是应该鼓励的;(2)对儿童的日常环境进行适当的控制,尽量减少儿童观看武打、凶杀、暴力的影视节目,不让儿童玩暴力电子游戏等;(3)家长应杜绝自己在孩子面前争吵、谩骂、打架等侵犯行为,注意家庭教养方式(4)加强对儿童交往指导,对于孩子的侵犯行为,家长要及时批评教育,还可采用移情感受、模拟感受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5)家长自己尽量做到不用武力对付孩子。
7、侵犯行为的危害:如果不加以矫正,孩子表面上、暂时性的“不吃亏”,但最终会养成野蛮的习惯,很难适应社会,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