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犯
即侵犯行为,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
去个性化
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3
亲社会行为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4
责任分散假设
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Latane)和达利(Darley)受吉诺维斯案件激发研究亲社会问题,提出了在吉诺维斯案中因多人在场,导致了社会责任的分散的假设。为了验证该假设,拉特纳和达利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各种应急情境中,被试相信在场的其他人越多,实施帮助的比例越小。
5
旁观者效应
其他旁观者的存在,会降低个人提供帮助或实施干预的可能性。
6
社会影响
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社会影响。
7
从众
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8
米尔格莱姆权威服从实验
米尔格莱姆于1963年在耶鲁大学进行的权威服从实验表明,人类具有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场景下,人们会听从权威的命令去做一些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伤害无辜的人。
9
社会助长
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提高的现象。
10
社会惰化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11
群体极化
群体的决策比群体中的个人的决策更容易极端的现象。
12
冒险转移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被称做为“冒险转移”。
13
群体思维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性路线的现实性评价会受到压制。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称为群体思维。
1侵犯的原因
关于侵犯的原因,有下面几种观点:
生物学解释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认为人有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但受到对立的生的本能的妨碍,从而使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与弗洛伊德一样,习性学家洛伦茨也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与弗洛伊德正好相反,他认为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侵犯-挫折理论
(1)早期观点:最初提出侵犯挫折理论的心理学家多拉德(Dollard)等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2)理论修正:心理学家米勒(Miller)提出修正观点,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之外的其他后果,挫折并不必定引起侵犯;挫折与侵犯的关系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
(3)武器效应: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Berkowitz)以“武器效应”研究为依据,进一步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社会学习观点
(1)心理学家沃尔特斯(Walterk)的研究,揭示通过奖励儿童的侵犯行为,可以明显增加儿童对于侵犯性行为方式的运用。
(2)班杜拉通过实验研究,证明通过观察榜样的类同行为,儿童就可以学习到侵犯;行为既可以习得,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改变或消除。
2促进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1)增强责任的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1)帮助人们正确地解释事件,并去承担责任,可以增加人们对于事件的卷入;2)人际相互作用对助人行为有促进作用。
(2)提供亲社会榜样:亲社会的榜样,譬如亲社会电视节目,能够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3)运用社会影响策略:1)心理学家戈尔德曼(Goldman)将留面子技术和登门槛技术结合到一起,结果使更多的人同意提供帮助的请求;2)西阿尔迪尼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被要求捐小数目的人比被要求捐大数目的人实际捐助的比例更大--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利他主义自我形象,更难以拒绝做一点小小的奉献。
3从众原因
(1)行为参照: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最可靠的首选参照系统。
(2)对偏离群体的恐惧:研究证明,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待和优待;而对于偏离者,则是厌恶、拒绝和制裁。
(3)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凝聚力(cohen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个人在很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