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必胜大叔的做菜十六字诀:
趁其不备
建立关系
酝酿情绪
讲个故事。
《大叔的粉红厨房(上)》讲了前面八个字,下部接着为你分解后八个字。
如果说专注是成功的基本条件,那么情绪就是成为高手的阶梯。当你准备做一道菜时,更准确地说,当你被某一样食材吸引的那一刻开始,你的情绪就要进入角色了。
这个角色和你的身份、地位、品味、种族全无关系,从这一刻起,食材如一颗流星划过你的灵魂深处,擦出一朵绚烂的花火,从中绽放出一种你最渴望的味道,你被这种味道牢牢把控,不吃到嘴里就生不如死。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要足够嘴馋,馋一种和食材有关的菜肴的味道,馋得来就像被下了蛊。
比如一把蒜苗,当它从一群萝卜、白菜、芹菜、西兰花和四季豆中脱颖而出抓住我的视线之后,我必须马上去找一块二刀肉。在这个过程中,回锅肉已经占据了我的思维,我成了行尸走肉,或者是一碗行走的回锅肉。
带着青翠欲滴的蒜苗和肥瘦相宜红白相间的二刀肉回家的途中,我绝不赶时间。我一边走一边回忆生命中吃过的回锅肉。
在我当厨子之前,曾经炒过一次很失败的回锅肉,当时一群外省人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围观我这个四川人炒回锅肉,结果我炒出了一盘黑糊糊,最后由一个广东婆娘来收场,她炒的回锅肉完胜我这个四川人。
最令人难忘的是连山回锅肉。
我仔细回味第一次在连山镇吃连山回锅肉的情景,一位长辈夹起一片金灿灿的肉,手掌和肉并排展示:“看,正宗连山回锅肉就是巴掌那么大。”薄得透光的二刀肉,煸过油之后略微卷曲,四川人称“灯盏窝”,郫县豆瓣给它染上微醺的颜色。大肉粗旷,但它那么薄,又显得秀气,摆一片在林黛玉面前也不违和。吃到嘴里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三种肉的质感:肉皮Q弹,肥肉飘渺,瘦肉软绵。郫县豆瓣和酱油勾兑出浓郁的基调,蒜苗负责中调清香,甜面酱使尾调醇厚调回甜,火候恰到好处把这些味道全部杀进蛋白质深处……
这种想象差点掀起了颅内高潮,但我不能放任这种感觉,要稳住,高潮部分要留到最后那关键的几铲。
情绪酝酿到位,我开始按照“趁其不备”和“建立关系”的口诀加工食材,欲知详情,请参看《大叔的粉红厨房(上)》,这一道工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上篇说过,我写这篇文章不是教你做某一道菜,而是厨艺纯理论的精华,所以回锅肉的制作过程我直接略过,只讲重点。
到最后一步下蒜苗爆炒的时候,我就可以完全释放情绪了,心里对回锅肉强烈的渴望要毫不吝啬地传递给锅子和锅铲,让它们充满激情,跟你合二为一。就像最高明的指挥家用指挥棒在空中画符,又像杰克逊波洛克挥洒有洞的颜料桶和蘸满颜料的刷子,饱满的情绪在我周身形成强大的气场。食材被锅底的热浪催得无比妖娆,我听到锅铲搅起的喧闹,颠勺产生的空气波浪肉眼可见,除此之外,世界一片虚无。
同时,我的嗅觉也彻底打开,当食材的气味达到我的想象时,就果断离火装盘。
厨子的创作完成了。美学家说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厨子说,美是创造味道的过程。
作为厨子,刚刚从灶台这个战场下来,我是没啥胃口吃东西的,之前酝酿的情绪已经消耗殆尽,现在需要坐下来,慢慢喝杯餐前温水,让自己平静。歇得差不多了,才像老乌龟一样慢条斯理地上桌,为自己夹一块回锅肉,细细品尝。
然后,开始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和尚不吃肉!”娃娃们肯定要喊。
哦,差点忘了,我朱必胜四十几岁还没结婚,哪来的娃娃,那故事只有等二天有娃娃再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