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开始就感觉到压力,年龄的工作的关系的孩子的父母的身边人的等等等,就一直在想从2008年毕业到现在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让自己在这个将近四十岁的时候开始感受心理的不幸福感?难道真是古人说的四十不惑吗?
前几天跟同事讨论,最后总结是说,自己总是在做选择,而不是选择好后开始深耕!可是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人生过程呢?我觉得是人文素养太低,说的简短就是读书少。其实我读了二十年教科书,真正需要的人文基础却是毕业这十年短短续续不成系统的自己读的所谓没有用的书慢慢悟出来的!人生要遇贵人,这几年读的书才是自己的贵人啊!
正好昨天看到一篇文章。
他写的东西使我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来自何处。
高考选专业作者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可以理解成是在高中思考的,不是高考分数出来后一晚上决定的!
找工作跟专业不相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句话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人文基础。
美国上层家庭的子女爱去文理学院,就是因为那里的基础打得好,什么基础呢?人文基础!
必须学英文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本科毕业不用着急养家糊口,还可以体验几年社会,再继续深造,接着进入商界和政坛。这是需要大量家庭资金投入。理工科的如果在高中之前能接受大量人文素养的东西,也会在理论研究领域获得更多优秀。
我们的任何一个举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自己快乐,要么直接取悦自己,要么避免让自己陷于不快,但是人的终极幸福来自于哪里呢?人的终极幸福感来自于感觉到被爱和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我认为的不幸福感应该就是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吧。也就是自我价值观低。
更多的是改变自己的同时,要培养孩子,不要继承自己不成功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从小就开始了。
我又想到,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面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阿德勒提出人类三大任务:职业,人际关系,婚姻。
而目前,高考是关系第一大任务的主要解决途径,专业选择更是对今后工作起关键作用。
这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需要对孩子做很多引导,成绩是关键,除了成绩以外,围绕成绩的东西更关键,比如兴趣,习惯,思维,阅读,沟通,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些都对今后人生第一任务——职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