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954)

详注《随园诗话》(95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3-04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八·八二】

    人有邂逅相逢,慕其风貌,与通一语,不料其能诗者;已而以诗见投,则相得益甚。丙辰冬,余游土地庙,见美少年,揖而与言,方知是李玉洲先生第三子,名光运,字傅天。问余姓名,欣然握手。次日见赠云:“燕地逢仙客,新交胜故知。高才偏不偶,大遇合教迟。书剑怀俦侣,风霜感岁时。惭予初学步,何以慰相思。”时予才弱冠,广西金抚军疏中首及其年;傅天阅邸报,先知余故也。丙戌二月,余游寒山;一少年甚闲雅,问之,姓,名,字元会,吴下秀才,素读予文者。次日,与沙斗初同来受业。方与语时,易观手中所持扇,临别,彼此忘归原物。次日,诗调之云:“取来纨扇置怀中,忘却归还彼此同。摇向花前应一笑,少男风变老人风。”秀才见赠五古一篇,洋洋千言,中有云:“琴书得余闲,判花作御史。飞絮泥不沾,太清云不。多情乃佛心,泛爱真君子。禅有欢喜法,圣无缁磷理。所以每到处,风花缠杖履。”乙酉三月,尹文端扈驾坠马,余往问疾。在军门外,遇美少年,眉目如画,未敢问其姓名,怅怅还家。俄而户外马嘶,则少年至矣。曰:“先生不识东兴阿乎?总镇七公儿。幼时,先生到馆,曾蒙赠诗。兴阿和韵云:‘蒙赠珠玑几行字,也开智慧一分花。’先生忘之乎?”余惊喜,问其年。曰:“十八矣,已举京兆。”

    丙辰,乾隆元年,1736年。是年,袁枚在京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

    李玉州,即李重华(1682—1755),字实君,又字玉洲,江南吴江人。少有俊才,从张大受游。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十年(1732),充四川乡试副考官。颇长于诗,能推求言外之意。著有《贞一斋集》,及《诗话》二卷,《三经附义》六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李光运(生卒年不详),字傅天。

    金抚军,即广西巡抚金鉷(音hóng),(1677年—1740年),字震方,一字德山。汉军镶白旗人。原籍山东登州。历任广昌知县,雍正时,升太原知府、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乾隆元年(1736年),召补刑部侍郎。因离任时借公帑数千金,被后任参劾,罢职交部议处,后赦罪居家,乾隆五年春去世,年六十一。

    抚军,音fǔ jūn,释义:1、谓太子从君出征。2官名。将军称号。三国魏文帝封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皆有此称,省称抚军。3、官名。明清时巡抚的别称。亦称“抚臣”。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睢阳袁可立为抚军,时饮楼上。”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丙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寒山,指苏州寒山寺。

    郭淳(生卒年不详),字元会,吴下秀才。

    沙斗初,即沙维杓(?—1782),字斗初,江苏吴县人。乾隆间与张冈同居苏州城西下津桥,自号“两布衣”。长髯巨嗓,时作悲歌,如酒豪剑客。工诗,与袁枚、王昶、吴泰来、钱大昕、王鸣盛等交游唱酬,任兆麟录其诗入《吴中诗人集》,谓其诗品清敻(音xiòng)绝伦,直与张永夫颉颃。著有《耕道堂集》、《白岸诗集》。

    受业,音shòu yè,意思是追随老师接受学业。《孟子·告子下》:“交(曹交)得见於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於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不仕,退而脩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滓,音zǐ,本意指液体里下沉的杂质。引申指污黑,污浊。《说文》:“滓,淀也。”泥之黑者为滓,字亦作淄。《太玄·更》:“化白于泥淄。”注:“黑也。”唐·陆羽《茶经》:“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滓方(收集茶叶渣的器具)。

    缁磷,音zī lín,意思是喻操守不坚贞。《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孔曰:磷,薄也;涅,可以染皁。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喻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意思是:坚固的东西磨也磨不薄,纯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后亦以“缁磷”喻操守不坚贞。磷:损伤。涅:可做黑色染料的矿石。缁:音zī,黑色。

    乙酉,乾隆三十年,1765年。

    尹文端,即尹继善。

    扈驾,音hù jià,指随侍帝王的车驾。唐·郑嵎《津阳门诗》:“五王扈驾夹城路,传声校猎渭水湄。”宋·陆游《书事》诗之四:“九天清跸响春雷,百万貔貅扈驾回。”

    军门,音jūn mén,释义:1、指军营外的大门。《国语·齐语》:“执枹鼓立於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韦昭注:“军门,立旍为军门,若今牙门矣。”《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便牵(张)咨于军门斩之。郡中震栗,无求不获。”2、明代对总督和巡抚(明代督抚同级)的尊称。明代朝鲜李民宬《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军门即巡抚登莱地方赞理征东军务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河南睢阳人。”清代则为提督或总兵加提督衔者的尊称。《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标下伺候军门这多少年,从来没有误过差事。”

    东兴阿,清乾隆间驻江南的总兵东七的儿子,其他无考。按:东,姓氏,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东氏是舜的七友之一的东不訾的后代,望出太原。而《姓氏考略》上说东氏是包羲之后,望出太原。另《尸子》上记载:“伏羲之后,舜七友有东不訾。”由此看来,东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推算起来,现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太原郡。东氏后人奉东不訾为东姓的始祖。

    总镇,清代总兵的别称。总兵,官名。明初,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结束缴还,通常为公侯或各军都督府都督兼任。后渐成常驻武官。清时,总兵为绿营兵(汉军)高级武官,受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隶属于巡抚、提督之总兵武官为正二品,视驻地,统辖兵员多寡相差甚多,大约一万五千名至数百名之间。通常情况下,清朝在全国设有总兵定员83名,其中,陆路总兵约占70名,水路13名,统辖全国十八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

    东七,似应是乾隆间驻江南省的浦口镇总兵官。其他无考。按:清初在江南省共设苏州、镇江、浦口、安庆、池太、东山、广德八镇总兵官。江南分省后,几经调整,后在江苏省驻有三镇,苏松镇总兵官(驻崇明东沙),狼山镇总兵官(驻通州)、徐州镇总兵官(驻徐州府),以上苏松等三镇均听两江总督,江南提督节制,徐州一镇,兼听河道总督节制。

    举京兆,指在京城地区的乡试中考取举人。清·方苞《王生墓志铭》:“逾四十,以糊口至京师。或劝以应举,庚子举京兆,明年成进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95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tuq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