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com
人的一生,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总会持续的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也会持续地通过“学习”,获得解决各种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若思考“问题”和“学习”的关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
是的,人从一出生,就在试图解决各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只不过有些知识或者技能,并非经过今世的学习而获得,基因帮我们保留了百世千代的学习成果。
遇到“问题”,一般有三种应对策略:「解决问题」、「逃避问题」,或者暂时「搁置问题」。
想要解决问题,需要有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为了储备知识或者技能,就得不断的学习,而且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更像是为了过冬而储备粮食,粮食自然越丰富越好。
逃避问题最简单,不过逃避多了,最终会造成新的无法逃避的问题,这是现实。逃避问题的直接表现是拒绝学习,总是不学习,就会被逼进生活的死角,很难再有机会抬头。
而暂时搁置问题,是为了留出时间去学习,进而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搁置的问题也就转变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仍旧是学习使问题得以解决。
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不是马上就具备解决眼前问题的能力。反过来,遇见「问题」的时候才开始学习,通常也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解决问题的作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的事情,可能就是假想的问题,近忧的事情,可能就是已经面临的问题。学习从头到尾,其实都是在化解“近忧”,进而将“远虑”化解在未形成之前。
学习非常重要,但可能依然不知该学习什么,所以要“思考眼前的问题”,以辨识问题为开始,以最终解决问题为目的,去选取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如果当下似乎不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假想一些问题,为了解决假想问题去积累知识或者技能,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策略。
一旦开始思考问题,就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将问题拆解成更小的单元,针对最小的问题单元,进行处理和应对。所以,洞悉问题成了最开始的任务,也成了很重要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触发连锁反应,一系列的学习就此而发生,循环演进。
这让我想到,在搜索引擎中找寻问题答案的时候,只要问对问题,十有八九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不过多数人提不出正确的问题罢了,还总显得问题无解。
最后,如果已经开始进行某项学习,永远不要忘了带着最初的问题,而且要尽早的“解决”问题,这样才不至于走的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