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九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又特别急。老天爷有意和云集处女地北屯的各路人马过不去,刚过国庆节已是寒潮频袭,大地封冻。从玛纳斯搬迁来的兵团第三医院,奉命改编为十师医院。全体职工连自己的“窝”还没安置好,病员就蜂拥而至。此时此刻的病房主体工程还未全部完工,不得不提前投入使用。气温一天比一天下降,普通的家用温度计,己看不到红色汞柱了。病房的门窗也不严实,外面风号雪舞,里面冷飕飕的寒风凛冽,没有干透的土墙,挂着一层厚厚的冰茬和白霜,像水晶宫一样。病员们戴着皮帽子,还拉下耳搭睡觉,第二天清晨,上下眼睫毛也都冻在一起,要用手搓一下才能睁开双眼。住在这样的病房里,没有病也得冻出病来。怎样让病房尽快暖和起来呢,要煤没煤,要柴没柴,怎么办?
老兵团第三医院的职工是支作风过硬的隊伍,靠南泥湾精神,在一九五八年就荣获兵团勤俭办院的模范称号;是支爱岗敬业的隊伍,湧现多名千日无差错的先进工作者,名列全兵团医疗系统第一;是支富有爱心护理的隊伍,面对众多长年卧床不起的瘫痪病员,创造无一褥疮的先进事迹,誉满全兵团。今天转战到新的垦区,面临新的困难,老红军符云政委和许传耀院长,深知全院职工的心情和这支隊伍的秉性,没有更多的口号式政治动员,也没有什么物质激励和承诺,就是简单地说了几句医护人员应有的天职和发揚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要求医院全体职工不论大风大雪每人每天清晨去树林里打一捆柴禾,供病房取暖。医院全体职工也没有过多的怨言和牢骚,坚决执行任务按排。从冻伤的脸,划伤的手指,勾破的棉衣,就知道这一梱梱柴禾来之不易。今天我还记得一位上海姑娘蒲文娟同志,满脸冻疮,一个挨着一个,本是一张白里透红的脸,已变成青瘀见腐的烂苹果一样,流浓流水,就是这样也不叫一声苦,每天只用一块单薄的头巾裹住冻伤的脸,扣上一顶大皮帽,和大家一起去拾柴。不少人劝她休息,她用上海式的普通话说:“面孔小意思,病房勿暖热是大事情"。还有一些初为人母的女护士,清晨应是给孩子穿衣洗脸喂奶,倾注母爱的时刻,而这些母亲们用棉被顺着床沿“构筑长城",把孩子圈在中间以防意外。急忙出门为病房打柴,完成任务回家后,一身寒气都来不及暖一下,急不可待地抱起己泣不成声的孩子,心疼地哄着:“宝宝,宝宝,不要哭,妈妈回来了"。天职的无私精神高于对自己孩子的爱!
天职给“水晶宫"的病房带来絲絲暖意,病员们个个舒展倦缩的身躯,冻僵的脸也露出笑意。一位从内地来阿勒泰探矿的年青地质隊员,因双足冻伤,面临终身残疾,自入院到完成手术,心情异常沉闷。但受到天职淳扑无私的关爱,在出院回内地时说:"看到你们不畏艰辛地工作热情,点燃了我对明天的希望。我残疾了,依然要为祖国找矿"!天职把温暖送进病房,还把阳光送进心房,天职的敬业精神比金子还灿烂!
天职,把伤病员的每一件大事、小事,都当作医护人员天大的亊,把救死扶伤作为人生目标。天职的良知和良心,铸就老三院的光荣传统,在十师医院建设进程中,又得到发扬光大!
(鈡秀琼 刘弼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