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小时侯上过托儿所。
她记得托儿所教室里有落地窗,很大一片,窗户后面是绿草地。吃过午饭后,老师会把蓝色窗帘拉上。然后,小朋友们脱掉长裤,钻进被窝,睡午觉。不管你睡不睡得着,每个人躺下后,都要把眼睛闭上。多数情况下,小文只要闭上了眼睛,一会儿就没了感觉。有几次,等小文醒来,会发现嘴角有口水,湿答答、臭哄哄。小文不是每次都会乖乖闭眼,她会侧躺着,背对着老师,睁眼看被风吹起来的蓝色窗帘。于是,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平躺,手臂放身体两侧,眼睛闭上。小文就像站着一样,手臂笔直笔直地贴在同样笔直笔直的大腿边,眼睛尽管闭着,眉头却皱得厉害;而且,自己仿佛还长了一对长耳朵,竖了起来,等听到老师的脚步声走远了,小文笔直笔直的手臂、笔直笔直的腿就松了下来,眉头也舒展开了,过不了多久,就睡着了。
托儿所的记忆还有纸糊的邮筒,和马路压边的邮筒个头差不多高,反正比小文高很多,绿油油的,圆柱形,邮筒上方开着一张“嘴巴”。小朋友们每人分到一张手工纸,手工纸被一叠二、再一叠二,折叠了起来。老师让小朋友们排成一字型队伍,依次上前寄信。轮到小文走上道具台阶,可惜手工纸的一个角被邮筒大嘴咬住了。小文踮了踮脚,用手把手工纸拍进了邮筒。兴许是小文拍得太用力,纸糊邮筒往后倾斜,小文一个重心往纸糊邮筒上扑去,幸好老师在邮筒边上,扶了小文和假邮筒一把。小文红着脸、逃下道具台阶,一边跑、一边双手拍打大腿两侧,好像刚刚要摔倒的人不是自己。
小文刚到托儿所时,妈妈在小文胸前别了一块手绢儿。妈妈离开时,小文不由觉得鼻子酸了起来,喉咙里忍不住发出了抽泣声,肩膀也被带着上下抖动。她不想被其他小朋友看到自己哭的样子,因为其它孩子都在玩积木,没有人哭。小文拿下随身带的手绢儿,遮住了脸,她想别人肯定看不见!可偏偏却有多嘴的孩子说:“老师,你看,她哭了!”小文心想是手绢儿太明显了,于是她要把手绢儿收起来、别回去,可惜怎么也收拾不好,只得红着脸、斜着眼、看了那孩子几眼。
有次上课,老师安排小文和那孩子结对,手拉手做游戏。小文感到对方手指甲掐进了自己的手背,有点痛。小文说:“你手指甲弄疼我了。”那孩子又用力掐了下。小文低声说:“你再掐我,我就告诉老师。“那孩子回答:”你就只会找妈妈和找老师。“小文不服气,也用力掐那孩子。两只手各自用力互掐了一会儿。等游戏结束时,小文手背上都是白白的月牙凹印;当然那孩子的手背也一摸一样。
其实,那孩子的外婆和妈妈是一个厂的同事,两家住一个新村。某天放假,那孩子被她外婆带到了小文家玩,接着她外婆就离开了。小文看到熟悉的同学很开心。两个小姑娘一起玩娃娃、塑料鱼,假装拌家家、烧饭做菜。小文说:”我要像我妈妈一样烧好吃的鲫鱼。“那孩子说:”你妈妈才不会烧好吃的菜呢,我外婆烧得菜才好吃呢!“两个孩子各自不服气地争论起来,小文听不得自己的妈妈被人说,掀翻了那孩子面前的玩具。那孩子也不甘示弱地推了小文一把。小文一脚上前,拉起那孩子的手臂,咬了下去、不肯松口。那孩子哭着挣脱出来,逃回了家。小文若无其事地收拾好玩具。妈妈从厨房出来问:”小朋友呢?“小文说:”她回家了。“
过了一会儿,那孩子在她外婆的陪伴下又回来了,外婆问小文为什么要咬人,还把那孩子的手臂伸给小文妈妈看。小文妈妈让小文道歉,小文不服气地哼了下,进了屋,怎么也不肯出来。
托儿所的生活很短暂,据说那孩子后来回了外地父母身边。小文每次想到那孩子,就觉得那孩子的手臂真咸、一点都不好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