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就像是一场逆流而上的比赛,每个人想要取得成功都来之不易。孔子也是一样,如今的他是我们所说的孔圣人,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他的理想却也是举步维艰,可他却没有放弃,一生都致力于自己的学说。
他的学说讲求仁义,讲求“礼”,可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周天子的礼乐治理天下就好似是笑话一样,因为在那个急功近利的年代,需要的是像商鞅一样能在短时间里强国的改革者,而不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儒家学说。
后世的思想基本上都是外儒内法剂之以道,就是思想上用儒家的仁义思想来教化人,本质上用法律来约束人,在加上道家君权神授的老黄思想来巩固君权是最好的方法,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的,中国古代5000年的封建王朝也大多沿用了这种方法,结果也都普遍很成功。但是儒家的教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而是需要多年的时间教化百姓,这也注定了孔子要被那个时代所拒绝。
人生不也正是这样吗?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不为人理解就一味的退缩忍让,而失去了自己的本心。
这本书用戏谑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孔子,让孔子的形象活了起来,他既是一位政治家、哲学家,更是一位好老师。学生问他问题,他的回答也因人而异,胆子小的学生,孔子有意让他们变得勇敢,鲁莽的学生孔子则让他们三思而后行,他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因材施教的,放眼今天又有多少的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孔子让人敬佩的地方。
他培养的学生也都是各国的座上宾,他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
时至今日儒家的一些思想仍旧没有过时,指引着我们的方向,我在以前中学上学时,学那些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就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个老师呢?平易近人对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他被称为圣人也确实有道理。后世有人怪他八股取士禁锢人的思想,但那是朱熹干的,关孔子什么事儿呢?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记得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上一个外国人说自己将《孔子》和《孟子》都读过了,这也使我陷入沉思,试问我们有多少人真正读过孔孟呢?希望我们能珍惜这些文化,不要等到外国人理解的比我们都透彻了,自己却还没读过孔孟,希望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长久的传承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