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被讨厌的勇气》,学到了“课题分离”,对阿德勒说的“批评孩子不好,鼓励孩子的语言也有问题”,其实是没那么理解的,所以实际生活中还是会脱口而出鼓励孩子的话。
昨天听李松蔚老师讲这本书,才算是稍微理解了一点鼓励的语言为什么也有问题。
鼓励听起来好像更善意或温暖,但它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操控。因为这是在用人际评价让对方感觉到:我这么做就可以获得一些赞赏和激励。
而感谢则传递出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最本能的连接——对方做的事对我有用,而不是只针对对方的行为。
这其实也呼应了萨提亚的冰山模型,行为层面在冰山之上,如果只是鼓励行为,没有深入到冰山之下的渴望层面,有些时候效果会适得其反。只有深入到渴望层面,信任感、价值感给人带来的喜悦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