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十岁,其实很多人说的很多话都是一样的。你不得不承认经历真的很重要。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高考前的和大三的你,想法一定会有很大的出入。以前听到高中班主任说,人都是逼出来的。当时,心中感受不大。今天,听到一位教授在讲座中讲到,人往往都是逼出来的,做难事往往更有成就感。我心中为之一震。高中老师,恢复高考后,第一年考上大学,分配回小县城教书,兢兢业业,苦心钻研适合落后地区的英语教学方法,他成为了特级老师。而这位教授,长江学者,国重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与全国顶级的科学家(歼20的总设计师等)一组起参加政协委员会,他是唯一一个双非大学的老师。我们的很多长辈,年长我们几十岁,他们经历过很多事,其中不乏有一些对人的影响比高考还要大,所以他们所说的话很多都是正确的,在作为参考时,我们应该仔细思考。
生活中肯定会有很多的遗憾、磨难、痛苦。生活就是充满偶然性的,没有人能预料生活的下一站是什么。而我认为这是生活最吸引人的地方-带着憧憬、兴奋又或者是失望、恐惧前行,不能停止。我认为左右生活的东西是情感,而左右情感的东西主要有人际关系、事业和理想。这三样东西互有交叉,但不完全包含。事业可能会为人际关系提供有利条件,为理想提供物质基础。人际关系对事业也很重要。而对理想的追求会直接影响前两者的选择方式。三者缺一,都会让人生活得不舒服,或者是很难受。但其实主导这一切的其实还是情感。我觉得很难有人兼顾三者,但有人快乐,有人痛苦。应该正视自己的生活。 我认为一直逼迫自己做某些事不能称为会生活,而一直放任自己麻木不前的亦不能称为会生活。在自己认为应该的时候,逼迫自己去做一些事。而不是不停地逼自己不停地做。但麻木不前却是最坏的状态。在这三者之中,家庭不幸福往往是最令人痛苦的;事业不得志只会让人沮丧;理想方面对某些人是致命的伤害,某些人却影响微乎其微。前进的方向,速度遵从自己的内心,你可以知晓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正确答案。就我目前的感觉,前人所谓的,“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为我们指明了一点方向--那就是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