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剧《小欢喜》热播,剧本扎实,贴近真实生活,是部良心剧。
有笑点有泪点,也有令人“恐惧”的地方,而这“恐惧”,就来源于剧中“宋倩”这样一位妈妈人设。
剧中的宋倩,其实也就是当下的部分“中国式”家长的代表。
01
最近的剧情发展,到了英子填写志愿的时候,英子和母亲宋倩的冲突,终于达到了顶峰。
英子无比的热爱着、憧憬着、向往着航天事业,所以她执意要去南京大学,因为南京大学的天文专业是全国最好的。
宋倩当然不同意。
南京离北京那么远,你一个人去读书,妈妈怎么能安心?南京大学也没有北大好,北京户口也远远强过南京户口...
父母自以为的合理规划,无一例外的都是在计算“得失”和“利弊”。
都说小孩子才分爱恨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得失。果然如此。
成年人的眼光一定就是对的?小孩子的判断就一定是错的?
不尽然。
人要为自己的执着和选择负责,从许愿到模型秘密基地到填报天文专业,可以看出英子是真的热爱天文学,那是她的梦想。
宋倩所有的高压控制和强权保护,口头上都是说为了英子好,可也正是她的“我都是为了你好”,杀死了英子的梦想,把孩子逼上了绝路。
宋倩不肯在志愿表上签字,英子选择了跳海...
宋倩这个时候彻底崩溃,但是她说出口的仍然是那一句;
“你为什么一定要报考南大啊?”
是啊,孩子为什么就是不肯听父母的话呢?
让你好好学习,不准玩游戏、不准早恋、考上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然后突然从天而降一个完美的人生伴侣、然后一场“门当户对式”的相亲流程走完、然后谈婚论嫁、然后娶妻生子、然后到了下一代的人,再继续走上一代人的路...
每一对父母都成了生活里的导演,每个孩子都成了生活里的演员,父母写好剧本,孩子按照“导演”的要求,一步一步“演完”所有的剧情,直至死亡...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今生父子,今生母女,为何成了难解的冤家?
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父母“太懂事”。
02
小陶虹饰演的妈妈心如刀割,那种钻心的痛,击打的她差点站不稳。
女儿是她的骄傲,是她的全部,她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就是为了女儿好。
为了让女儿安心备考,自己把重点中学教师的工作都辞掉了。
自己舍不得吃的海参燕窝都买给女儿,专门为她打造隔音的学习空间,为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她不明白,离婚后全力栽培女儿,难道也有错吗?
高考誓师大会,她逼着女儿写下考700分上清华,却无视女儿的梦想是国家宇航局。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女儿最亲的人,两个人的理想应该是一样的。
其实,我是理解宋倩作为母亲的考虑的,放着清华北大不去,而去南大,可能在许多人看来是有点可惜。
更何况,年少的梦想往往具有理想色彩,不一定能真正成为一辈子的职业。
可是,宋倩采取的方式却是很成问题的。她扼杀了女儿的生活空间,包办了女儿的前途,却没有合理的沟通与交流。
她总以为女孩长大了就会理解,却忘记了,成长的过程才能决定成长的结果。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种控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悲剧。
在高铁上看到一对父子。
父亲一直跟儿子讲成功学,从马云、任正非讲到王健林,告诫儿子要好好学习,不能一事无成。儿子开始在玩手机游戏,后来索性假装睡觉。
任何人都能看出来,他在父亲面前竖起了一道屏障,他们之间是隔绝的,父亲很急,像一团火,儿子冷淡,像一块冰。
这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的痛。那个婴儿期,把你当作全世界的孩子,你天天见他,为他出钱出力,操心着急,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失去了他。他的世界你进不去,你的话题他不关心。
这种心理上的失去,比真正的失去,更让人无能为力。你明明还爱他,对他充满期待,却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没办法改变他,甚至你越用力,他离你越远。
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明明都是尽职尽责的父母。
教育界的金句“陪伴是最好的爱”,害得很多职业女性对孩子说对不起,甚至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
其实只有陪伴远远不够。如果你的陪伴像监狱和牢笼,陪伴越多,孩子越差。
我们容易将陪伴错误地理解为守护,其实陪伴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交流的质量。交流的质量好,陪伴一小时胜过守护10 小时。
通畅的交流与沟通是一切关系的基础,没有交流的关系是在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03
真正的教育都是缓慢的,也是温柔的。
犹如猛虎细嗅蔷薇,犹如春风入夜,润物无声。
它不会平地一声雷,就开花结果;也不会金光一闪,就大功告成——所有立马见效的技巧,我们都应该警惕,因为,它必然经不起推敲,也必然后患无穷。
人生百年,何需争朝夕之短长。
就这样缓慢地,陪伴着他长大,见证他点滴的进步,为这世道保全一颗赤子之心,不仅是对他的功德,也是对自己的福报。
你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就足够了,但是路要由他们自己选,坎要他们自己过。
学会放手,是最高级的智慧,也是最深沉的爱。
此文,奉献给所有宋倩式的中国家长,不要用爱,把孩子赶上了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