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读书的兴趣之后,要解决的问题是应当读什么样的书?怎样有效读书?
一、书可以分为好看的书和不好看的书。好看的书比如小说、畅销书、随笔散文等,不好看的书如专业类书籍、学术性书籍以及古典文学等。好看的书,对于理解能力、专业知识和时间精力的要求并不高,所以阅读时间快,还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迅速读完。这类书籍的阅读大多属于满足兴趣爱好以及陶冶情操打发时间,除此之外,阅读若要满足提升专业水平、文化水平或者系统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那么非读各个类别的大部头和经典不可。这类书籍需要花费一定脑力,讲究一定阅读方法,然后还需要针对某些部分反复精深阅读。
作为职场人士,从实用的角度分析,建议可以将自己阅读的书籍做出以下几个分类:1.近期马上可以用的,主要是跟目前工作以及专业相关的书籍。2.长期或规划中将有用的,比如投资理财的书或者自己将要投入或转变的职业方面的专业书籍。3.对个人成长或认知世界有益的书籍,这个类别比较广泛,可以包括诸如文学,哲学,心理学,历史,个人管理等等。
二、读书的好方法。读书最终是要对自己有用,讲求实际的好处,那么尽可能采用高效的方式尽可能用更短的阅读时间获取和内化有用的书籍知识。
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一本好书是讲逻辑性和结构性的,从阅读开始建议先好好研究一本书的目录,这样对于书的整体结构、叙述逻辑将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其次,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提高阅读速度,对于重点段落或语句,学会用各种标点记录不同的侧重含义,比如打星号的可以代表下次还需重点阅读,打一根下划线的表示自己认同的观念,打两根下划线的可以表示为自己务必记住的,打一个三角形的可以表示为某一章节或段落的中心思想,等等不一而足。
再次,如果觉得一本书读完一遍后,还可以重读,那么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的阅读中,可以重新挑选重点,如果发现存在多次阅读一致认同的重要内容,则可以用手机软件录制成音频,然后随身随时反复听,直到完全理解并能运于实践为达到目的。
会读书的人,在日复一日的不断阅读中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既可以帮助自己安身立命,又能多得人生中一个好习惯,增添一份好气质,岂不乐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