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看明朝那些事儿的五六七八九天吧,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看到他的曾曾曾曾孙子朱祁镇再到朱祁钰,真是的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的奇迹,尤其是看到今天,大明由于朱祁镇的用人不善,宦官干政误国,听信谗言,反正原因很多很多,说都说不完,就差点把明朝给葬送了,先不说在小老百姓眼里这种不可思议和可气的这件事,这都是国破危亡之际啊,都要准备迁都了,(半壁江山即将不在)你听听这描述,可就这种时候,一个人,于谦!整顿军队,视死如归,从未上过战场,只是习过兵书,凭着一腔热血和对国家的热忱,对外敌的仇恨,最后竟然挽留国家于危亡,把国家救活了,真是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强,不信的话就读读史书,历史用真相告诉你你可以的!
史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怂恿明英宗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明英宗不听。邝埜跟随明英宗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即徐有贞)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于谦力主抗战,得到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官员的支持。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
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惶惶,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顺天府,依次经营筹画部署,人心遂稍稍安定。随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最后,明军击败也先,大获全胜,收获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