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黑色星期五,处理了一堆行政工作任务,但还是考虑不周,致使后面工作量更大,心情比较低落。
我们家晚餐时候,如果儿子先吃好饭的情况下,为了一家人安心吃饭会让他看会动画片。今天他表现有点异样,吃饭很快且非常敷衍,迅速要求下桌。果不其然,他坐到沙发上,开始谄媚一笑,“爸爸我要看电视!”
在确认他不准备再吃饭之后,先生给他放了小猪佩奇。每天看三集,差不多十五分钟的样子。每次放第三集的时候,我们都会提醒他这是最后一集哦,看完没有了,以防陷入他撒泼打滚的闹看电视的混乱局面。
然而,今天的提醒不管用了。最后一集结束了,他仰天大叫,我还要看电视。在没有寻得一点认同的情况下,立马进入嚎啕大哭模式,并轮流向每一个家人求助,一边哭泣,一边挥手拍打,表达自己还要看电视的强烈愿望。哭声已然达到扰民级别。
家人们早已达成一致意见,在宝宝哭闹要挟的时候,不会予以任何满足。婆婆这时候呵斥道,哭也没有用的,已经看过三集了。先生一般是拿好吃的哄他,在之前这招也是有效的。不过,今天失灵了。‘’我们还可以玩捉迷藏。”“不要!”
在我的认知里,现在我要做的是先理解他的情绪。在我的认知里,哭声不应该被抑制。
我坐了下来,拍了拍地面,对他说,“我们先聊一会,多多很想看电视,对不对。小猪佩奇真的很好看,小朋友都喜欢看小猪佩奇。”
趁他片刻的平缓,我说“那你还记得今天看了哪一个故事吗?”
他听完更难过了,新一轮哭闹又开始了,他自己爬着去拿遥控器,紧紧攥在手里,一边大哭,一边走向每一位家人,企图寻求突破。
最终,无果。
等他走向我的时候,我继续示意他坐下来,和我抱抱,聊一聊。
“多多,你觉得妈妈爱你吗?”
“爱的。”
“爸爸爱你吗?”
“爱的。”
。。。
“我们都很爱你,看到你这样哭都会心疼。小猪佩奇是很好看,当然可以看。但是我们都觉得,小朋友通过发脾气、耍赖的方式来要挟看动画片,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你现在的确很难过很难过,可是过一会会,你就会对妈妈说,'我刚刚难过的嘞,我现在不难过了。'如果你现在可以停止发脾气,那我们洗澡好之后,还可以再看一集哦⊙∀⊙!”
这时候,脸上瞬间大雨转晴。
“妈妈和我一起玩积木,我不哭了。”
歇斯底里的哭声其实也就持续了五六分钟而已,只是哭时的每一秒都很难熬。
陪玩一小时后,洗澡,一集小猪佩奇。
看动画片之前,我很郑重的和他说,现在我们能看动画片,不是因为你发脾气才可以看的,发脾气的小朋友是不给他动画片的。
咯咯的笑声中,动画片结束啦,天下太平。
工作中的烦闷情绪也得以消解。
谨以这篇文章提醒自己,无论什么时候要把对孩子的理解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责备。今天的体验,可能就是所谓的“温和并坚定”的原则运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