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上学的时候,经常听到父母对老师说:“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该说说,该批评批评”,老师会心的点头微笑,父母看着老师点头,然后放心地离去,留下一脸发蒙的孩子。这就跟我们村里人每天见面打招呼一样,村里人见了面会说:“吃了没?”“吃了”,说完就走了。让老师批评自家孩子,好像成了家长跟老师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家长把批评的权利交给老师,是对老师莫大的信任,一方面是一种社交方式,一方面是一种赋权的行为,表达信任。如果把批评具象化,就像是把某个神圣的权杖交给老师了,“批评”对于家长而言,像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往老师手里一放,有些老师嫌烫手,又交给父母,“还是你拿着吧”。我们用“烫手的山芋”的方式完成了打招呼。
中医里有一个观点,有些药是虎狼之药,用好了可以治病,用不好会伤人。“批评”类似于中药里的虎狼之药,用好了可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用不好会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孩子越学越坏。批评发展到现在,把批评当成某种权利,甚至赋予别人,要么就不敢批评,认为批评有好多坏处,批评是无能的表现,这都是对批评的误解。正确使用“批评”这个工具,反映的是教育者的能力。
批评不能从教育实践中排除出去,批评的问题是滥用批评,不是说“批评”这个工具就不能用。今天怎么把“批评”这个工具用好呢?帮助被教育者把不好的行为改掉了,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思,帮助教育对象探讨更多的可能性,推动他的成长。如果把“批评”当成君王的话,需要实行君主立宪制,“批评”不能没有任何边界。
关于“批评”这个工具,哪些是可以行使的权利,哪些不是,是这堂课探讨的话题。
首先,批评是什么,怎么来界定批评的内涵,我们对于教育的批评,不能随心所欲。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批评”这个工具放在另外一个领域大放异彩,就是文学批评,它对于推动文学的繁荣起到很大的作用,让文学百花齐放。还有艺术批评,让艺术多姿多彩,快速发展。“批评”放到文学、艺术领域,都能推动它们的发展,而放到教育领域,实践结果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破坏了亲子关系。
批评这个工具放到文学领域,准确的定义了“批评”,不把批评当成贬义词,它是个中性词,批评用作对文学作品进行认识、考察、研究、评价,目的是推动文学的发展。在教育学里的批评,经常当成贬义词,什么样的人才能批评呢?把批评对象私有化,想怎么批评就怎么批,文学不会把批评对象当成私有物品,文学批评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看法和评价。教育学的批评,建立在主观理解上。要批评孩子,必须先对孩子这个人有充分的了解,对教育的规律有充分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批评。同样,批评这个工具能在文学领域、艺术领域、社会学领域发展的这么好,是他们把“批评”这个工具进行了准确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停赋予它内涵。批评是一个很高超的技巧,对于文学批评者的素养要求很高,但是在教育领域使用“批评”时,对于教育者的素养没有提出更高要求。拿文艺批评跟教育批评做一个比较,为什么批评这个工具在文学、文艺领域能推动进步,用到教育孩子上,往往会妨碍孩子的发展?不能怨工具不好,在某种程度上,文艺水平达到了什么高度,文艺批评水平就达到了同样的高度,给文艺发展带来指引。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批评工具使用越多,越不利于孩子发展。文艺批评代表了文艺发展方向和水平,教育批评如果不能代表教育的发展和水平,大到一个教育体系,小到一个家庭,都是衡量教育能力高低,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用好这个工具,能够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眼睛。文艺发展对自身的反思,还能穿越到未来,让文学文艺看到更远的未来发展道路,是文艺发展对自身反思的手段,也是未来更好走向自己的眼睛。批评这个工具用好了,是引发孩子历史性反思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孩子走向更好自身的眼睛,对于家长而言,是教育者的智慧和情感,在教育中美妙的历险。哪个地方有漩涡,有陷阱,哪条路可以走,对于教育者,是自己走了一次的历险。
教育批评首先需要做个界定。
1、考察,分析,出现了什么样的教育现象,老师说孩子在学校犯错了,就真的犯错了吗?批评的内涵是先考察一下,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件,先分析一下,把事情澄清。
2、批评是评价性的鉴赏。
3、批评是辩证的否定,由内部引起的成长和发展,在这个矛盾里,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在冲突中,让孩子得到发展,因为任何发展必然伴随着矛盾,是辩证的否定。
子女教育中对“批评”这个工具的使用,没用对地方,关键是教育对批评的认知有问题。看一下批评不是什么,为什么导致“批评”这个工具用不好,不但没有推动孩子更好发展,反而妨碍了孩子的发展。
1、经常把批评当成发泄情绪的手段。钱也是一个工具,你可以用“钱”这个工具永无止境满足自身的欲望,也可以用这个工具造福于人。同样也可以用“批评”发泄情绪,满足自身欲望,也可以帮助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2、把批评当成证明对错的辩论。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咱们是对的,他是错的。用这个证明对错,本身就错了。
3、批评当成完全的否定。这是两极思维作怪,要么对,要么错,不说你对哪了,只说错哪了,批评不是完全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4、咱们没有专门研究怎么用“批评”,教育领域比文学领域省事的多,用强势立场压制弱势立场,让学生无条件服从,“批评”这个工具就让我们用废了。
怎么用好批评这个工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1、批评者得客观公正。不能因为两个学生打架,就说俩人都不好,也不能偏向哪个,得符合事实,符合教育原则,以事实为依据,或者以规则为依据。
2、对事不对人,不要说伤人的话,不进行道德评判。文艺批评里冲着人去的,事没说明白,就是在发泄情绪,这样的人会成为批评家的靶子,被人唾弃。
3、批评审美不审丑。
4、批评允许存在者存在,既然发生了,就允许他存在,而不是不允许他存在,巴门尼德说:“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这是通往真理之路。
5、保全对方面子。
我们把握住了这几点,“批评”的目的就昭然若揭,是引发孩子对自己进行历史性反思的手段,成为孩子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帮助孩子完成对于认识自己,推动孩子修正自身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