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比如说追一部剧时,煽情的戏份或欢喜或悲伤到了一定程度,然后会有随剧情而来的或喜或悲的情绪,而且近一段时期就有,戏中的角色好象还没有到那个点了,自己就先到了,那种喜极到泣或悲痛欲绝的宣泄,让旁人觉得有作怪的天价,个人却觉得是到了一个节点上,够了飙情份而应景地产生的,也想过这是不是能说这方面的阈值低的缘故,当然这样的情况不多也不算少,可能与年龄有关,与心情有关,或者是心态的再现。
有时候,当你全身贯注地沉浸在某一种场景中时,你会不由得入了戏,好象就成了其中的一个人物一样,自己的情绪就会会随着他飙情的节奏或升或降,或高或低,总之那刻的情绪是感性的,不管信不信,真的是进入情绪门了。
入了那扇门,有好也有不好之处,好的地方是此时是全身贯注、心无旁骛,无论是写作、追剧、工作还是做别的,这种钻研的劲,真的也是不容小觑,因为能让你不顾一切沉下来,没有别的念想,也不必受别的各种事情或情绪的纷扰,去认真的做这件事,很难得,也必定是与个人能力相匹配的最佳的状态后的结果。
当然也有不妥之处,就是与沉迷和沉溺这样的词挂上钩了,比如说各种瘾,常常听别人说起瘾君子的诸多的表现形式,好象听多了也司空见惯了,最近因为单位旁边有家私立医院,据说有家长将孩子送到此处戒网瘾的,也是铁门铁窗,也是有网上传闻各种负面消息的,看了让人心痛,听了让人心悸,一个网居然能让一个孩子成了这样一种状态,也让一个家庭徘徊在毁灭的边缘,教育、家庭、社会等等的因素交织在其中,总让这个话题所触得点,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后在痛后也值得深深地反思。
也许世间之事,许多都是通理,就是任何事都有一个限度的说法。爱之深切,要有个度,恨之痛,也是有节点的,再往下盘也再引申,譬如喜好,譬如运势,譬如事业,譬如功名,然后所有这一切冥冥中又有一个支撑点依附着,比如让你正直,让你坦荡,让你做一切沧桑路上的正道,然后一点一点积攒着这份度,或许有一天,一直是这样做的,回头发现,与预期相关甚远,也不必悲观和沮丧,或许丝丝缕缕已浸入了日常生活中,润物无声地入了你的平安,你的健康,你孩子的快乐成长中。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仍然坐在屏前又哭又笑,甚至屏上还没开始,屏下已提前进入的状况时,也不必感怀,提前入门的作派就是这样的滑稽,无论如何控制都改变不了阈值低这样的现实,至于限度这样的节点,总是没有章法,耐人寻味的节奏就这样上演着。亦或是换一种思维方式,这样或喜或悲的情绪,每一样都是最真的自己,只要真实即是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