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前世今生

作者: 353f24073ad3 | 来源:发表于2014-07-10 20:24 被阅读525次

    在这里我将结合微信各个版本的更新日志还原微信是如何成为一款超极App的,摆脱概念去细化问题的核心

    微信怎样诞生:张小龙给马化腾的一封邮件

    以下问题将在其中得到解答:

    微信是如何崛起的?是什么导致了米聊被微信大幅超越?

    是什么造就了微信与手Q的不同?为什么说微信是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而手Q则是PC时代的延伸产物?

    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使用QQ的过程,打开QQ--看看哪个人在线--选择在线好友进行聊天,在这里QQ所解决的需求与其说是用户通讯的需求,不如说是社交的需求;那么如果我在一开始就想和某一个人进行联系呢?这个时候从联系方式上来说一般有两种选择语音,文字,从渠道上而言有电话,短信,QQ,飞信,除去少部分手Q的重度用户而言,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其他三者,因为我们知道,其它三者一定能到达对方的手机,并且在对方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会立即看到,这种需求是一种带有强烈意愿性的点对点的通讯诉求;而手Q则不一样,从产品逻辑上来说,其仍然延续了PC端的特性即:在线与非在线,那么用户从产生需求,到通讯的这种迫切感被释放所要经历的路程相比其它三者要多了一轮转化环节,这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用户就会在此流逝。

    综上所述,相比通讯上的需求,QQ更多的是在解决社交上的需求,而从需求层级上来看,这种通讯的需求是高于社交的需求的。

    而我们回头在看看微信

    1.0版本的微信所拥有的功能仅仅就是:快速消息 照片分享 设置头像,而最最重要的是,微信没有在线离线之分,同时将退出按钮隐藏得很深,这意味着,微信从最初开始就希望成为一款永远在线的产品,像短信一般去释放用户在即刻通讯中的紧迫感,我知道他看手机时肯定能看到我的消息。

    那么为什么微信成为了让中国互联网颤抖的存在而其他同期产品则失败了呢?

    以下是微信从2011年至今的百度指数,其相关对取决于网民对微信的搜索次数

    微信与米聊的搜索指数

    其中我们会发现米聊与微信崛起的起点几乎都从2011年5-6月开始,而如果查阅两者的更新文档我们会发现这个点正是语音通讯这一功能加入其中的时刻。

    那么微信的成功仅仅是源于语音通讯的加入么?米聊其实是在微信之前加入语音通讯功能,从上图曲线中我们也能发现米聊其上升拐点的来临是在微信之前的,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微信的反超呢?真的是之前盛传的“附件的人”,“摇一摇”么?

    结合微信的更新日志我们发现,“通讯录匹配”是在7月推出,“附近的人”,“摇一摇”是在更后面推出的,那么由此可见以上都不是微信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发现,在微信语音版推出的前一个版本微信将用户的QQ信息,邮箱信息,微博等信息进行关联打通,由于米聊的更新日志没有找到,我只能根据百度百科米聊词条在2011年5月15日当时更新的词条中只言片语的描述进行分析,词条原文如下

    而微信相比米聊多了QQ和手机通讯录两个渠道,那么这和微博,人人等SNS社区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等我做做用户调研再回来回答吧。

    正如微信怎样诞生:张小龙给马化腾的一封邮件中广研助理总经理Harvey所说的:“其实语音在最终的消息数量中占的并不是特别大,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多用户是为了语音才尝试,一尝试之后形成了关系链,就开始一直使用了。”虽然我们没有找到当初微信战胜米聊的细节,但从上面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语音不过是微信的敲门砖,真正使得用户选择微信的是腾讯帝国在中国IM领域广阔的用户基础带来的雪球效应,是整个腾讯帝国资源整合的效果,同时也是张小龙对人心的完美把控,其条件缺一不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的前世今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njtttx.html